时间: 2025-04-26 19:1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13
忆江南 其三
元旦日,侵晓踏清尘。
三十六旬新甲子,
二千里路早行人。
障断去年贫。
在元旦的清晨,我踏着清晨的尘土。
三十六个节气迎来了新的一年,
两千里的路上,行人已经开始早早出发。
这一切都是为了摆脱去年的贫困。
张槎,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和文化都在变革的时期。他的诗风典雅清丽,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反思。
此诗作于元旦,象征着新年的开始,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告别,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心态。
这首《忆江南 其三》以清晨的元旦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新年的清新气息。诗人在开篇就设定了时间和地点,给人一种清晰的画面感。通过“侵晓踏清尘”,细腻地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新生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希望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三十六旬新甲子”,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古老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的生活节奏在此相交织,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二千里路早行人”一句,展现了人们在新年之际早早出发的情景,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暗含着对过往的告别。这种对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新旧交替的激动与期待。
最后一句“障断去年贫”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简单的字句却蕴含着浓厚的生活哲学,既是对旧年贫困的反思,也是对新年生活的美好愿景。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传达了希望与追求的主题。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告别,表现出希望与奋斗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新甲子”指什么?
A. 新的节气
B. 新的年份
C. 新的季节
答案:B
“障断去年贫”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往昔的决绝
答案:C
可以将张槎的《忆江南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追求,但张槎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显豪放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