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5-07 10:11:02

诗句

灵岩好,寺即馆娃宫。

古塔淩云虬覆地,圆池掬月水涵空。

廊屧响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1:02

忆江南 其三

原文展示:

灵岩好,寺即馆娃宫。古塔淩云虬覆地,圆池掬月水涵空。廊屧响春风。

白话文翻译:

灵岩的景色真好,寺庙就像是馆娃宫一样。古老的塔高耸入云,像龙一样覆盖大地,圆形的池塘盛着明月,水面映照着天空。走廊里的鞋子在春风中发出响声。

注释:

  • 灵岩:指风景如画的山岩,通常与寺庙景观相关。
  • 馆娃宫:馆娃宫是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宫殿,这里比喻寺庙的美丽。
  • 古塔:指古老的塔楼,通常是佛教寺庙的标志性建筑。
  • 淩云:意为高耸入云。
  • :形容盘曲如龙,寓意古塔的雄伟。
  • 掬月:用手捧起的意思,这里形容池水清澈,可以映出月亮。
  • 涵空:意为包容天空。
  • 廊屧:走廊里的鞋子,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馆娃宫出自《红楼梦》,是贾宝玉梦中的仙境,象征着美丽与梦幻。古塔和寺庙的结合,表现了作者对宗教和自然的敬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单人耘,近代诗人,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题材,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近代,背景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自然的追求。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三》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灵气的江南景致。全诗通过对灵岩、古塔和圆池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人用“灵岩好”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古塔在“淩云虬覆地”的形象中,不仅展示了其高耸的气势,也隐喻了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厚重。而“圆池掬月水涵空”,则将夜晚的宁静与清澈的池水结合,给人以自然的和谐美感。最后一句“廊屧响春风”,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气息,既是对自然的感知,也是对生活的反思。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股清新之气,使人感受到江南特有的诗意与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灵岩好:以“好”字直接表达对灵岩的赞美,简洁有力。
    2. 寺即馆娃宫:将寺庙比作馆娃宫,表明其美丽与神秘。
    3. 古塔淩云虬覆地:古塔高耸入云,形象生动,显示出其雄伟。
    4. 圆池掬月水涵空:水面映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诗意悠然。
    5. 廊屧响春风:细腻的生活细节,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寺庙比作馆娃宫,表现其美丽。
    • 拟人:廊屧在春风中响起,赋予了物体以生命。
    • 对仗:如“古塔淩云”与“圆池掬月”,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灵岩:象征大自然的壮丽。
  • 古塔: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圆池:象征宁静与和谐。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馆娃宫”比喻什么? A. 古老的寺庙
    B. 美丽的宫殿
    C. 壮丽的山峰
    D. 清澈的湖泊

  2. “廊屧响春风”表现的是什么情感? A. 寂寞
    B. 生命的活力
    C. 历史的沉重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忆江南》(白居易):同样表现江南的美丽景色。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夜景色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的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忆江南 其三》则强调自然的美与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基础与创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四首 其一 金缕曲·暑夜闻鹃,倚阑四望,念岁华老大,兵火未休,凄然自伤,歌此述意 金缕曲 其二 寄半塘 金缕曲·戊寅上巳,寂坐空斋,枨触旧游,叠去年社园修禊韵,赋此志慨 金缕曲 金缕曲 其一 金缕曲 金缕曲·次韵璞翁,题艳爣词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泛应曲当 蜂趋蚁附 卜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却行 爱不忍释 丛林法则 亅字旁的字 欢洽 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祸起萧墙 躁猾 揽辔登车 当机立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