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伯益以玉舟相酬酢席上口占二绝

《伯益以玉舟相酬酢席上口占二绝》

时间: 2025-04-26 14:53:20

诗句

元正讲忆讵能忘,便辱留连设酒浆。

笑指一船春盎盎,稽山应未愧知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0

原文展示:

元正讲忆讵能忘,便辱留连设酒浆。
笑指一船春盎盎,稽山应未愧知章。

白话文翻译:

元正节的纪念难以忘怀,因此我羞于在这里停留饮酒。
我笑着指向那一船春光明媚,稽山应该也不会因我而感到愧疚。

注释:

  • 元正: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即元旦,象征着新年的开始。
  • :这里有“羞愧”的意思,表示因某种原因而感到不安。
  • 留连:指留恋、流连于此,表示不愿离开。
  • 酒浆:指酒水,泛指饮料。
  • 春盎盎:形容春天的景色生机勃勃、光彩夺目。
  • 稽山:指的是稽山,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名,象征着高尚的品德或风范。
  • 知章:指有品德、有才华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正时节,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在宴席上饮酒作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正节的回忆,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开头两句提到“元正讲忆讵能忘”,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怀念与无法忘怀的情感,突显出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珍贵。紧接着提到“便辱留连设酒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想要放松心情,与朋友共饮,另一方面又因对往事的追忆而感到不安。

后两句则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笑指一船春盎盎”,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欢愉与友好。最后一句“稽山应未愧知章”,则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自身品德的自信与骄傲。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既有对节日的怀念,又有对春天的赞美,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元正讲忆讵能忘:诗人感叹元正节的记忆是多么深刻,无法轻易忘怀。
    • 便辱留连设酒浆:即使再想留恋,也因怀念而感到羞愧,难以尽兴。
    • 笑指一船春盎盎:将视线投向春日的美好,表现出一份轻松与愉悦。
    • 稽山应未愧知章:自信地认为自己与朋友的品德是值得骄傲的,甚至连山也不会感到羞愧。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稽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 比喻:用“春盎盎”比喻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酒浆:代表着友谊与欢聚,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 稽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追求,寄托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正”指的是哪个节日? A. 元宵节
    B. 春节
    C. 中秋节
    D. 清明节

  2. 诗中提到的“春盎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忘却
    D. 愤怒

  3. 诗人对留连饮酒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享受
    B. 羞愧
    C. 无所谓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学箕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春天的感慨,而刘学箕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友谊,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辞樠社 元夜玉堂斋宿分韵得星字 閒书 感兴二首 其二 天边美人行 哭王慰三 登岳阳楼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十六 秋夜书怀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绿 李衡奴 包举 生桑之梦 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京解之才 穴宝盖的字 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松坂庆子 有无相通 斤字旁的字 悲不自胜 衣字旁的字 殊丽 一谦四益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