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8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在水边的亭子和沙滩旁,午风轻轻吹拂,天空晴朗如雪。日光闪烁,令人眼花缭乱,细微的游丝在光影间忽明忽灭。帘幕中间,楼台旁边,仿佛都是瑶瑛般的美景。松树和竹子交织在一起,恍若对面是“三绝”的风景。遥远的地方隐约看见飞舞的花瓣,花瓣似乎又不是,令多情的客人心绪烦乱。点染的春衫没有固定的样子,转眼又见沈香亭的北面。稀稀密密,斜斜整整,像雪一样难以分辨。坡仙不再,后人又能如何评论?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精妙的诗作著称。其作品常蕴含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对自然的敏感。
《念奴娇·水轩沙岸》作于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诗人身处水边的亭子,感受着自然的美好,思绪随风飘荡,提笔写下这首抒情诗,表达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多情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午后场景,诗人在水边的亭子中,感受着微风吹拂,眼前的景色仿佛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如“飞花”“春衫”等,传达出一种飘逸的美感。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不仅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怀念,也引发了对后人如何评价当下生活的思考。此句一方面是对逝去岁月的感叹,另一方面也让人反思当下的生活与价值。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了哲理与思索,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叹息,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深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摹。
诗中提到的“坡仙”指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