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16
柘山尽处即屏山,
若隔蓬莱弱水间。
休木歌馀凝望远,
此心翻羡白云閒。
这首诗描绘了柘山的尽头就是屏山,似乎隔着蓬莱与弱水的距离。歌声余韵尚在,我凝视远方,心中不禁羡慕那悠闲的白云。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词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带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风格独特。
此诗可能是刘学箕在与朋友张政仲通信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友人及其生活状态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和张政仲见寄三绝》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柘山与屏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的第一句,"柘山尽处即屏山",直接点明了地理位置,暗示了两者的相连,然而“若隔蓬莱弱水间”则引出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界。这里的“蓬莱”与“弱水”不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诗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休木歌馀”表达了对远方生活的向往,歌声的余韵让他想象出更美好的境界,心中自然生出羡慕之情,尤其是对那“白云”的闲适。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美的享受。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景物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纠结和羡慕之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若隔蓬莱弱水间”中的“蓬莱”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刘学箕的诗更关注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