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35
水落洲渚阔,天寒风雪微。
自云排序下,聚隔与沙依。
饥啄荐苇根,何时稻粱肥。
水位下降,洲滩显得宽阔,天寒地冻,微风中夹杂着雪花。
大雁从云端排成队伍飞下,聚集在沙滩旁边。
它们饥饿地啄食芦苇的根部,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丰腴的稻谷呢?
诗中提到的“落雁”可与古代文人对大雁的描写相联系,常以大雁的迁徙象征时节变换和生命的无常。在古诗中,大雁常常被用来表现孤独、思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刘学箕,生于宋代,字子初,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平沙落雁》描绘了一幅秋冬季节的自然画面,给人以冷清、孤寂之感。诗的开头“水落洲渚阔”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出一个空旷、寂静的空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知。接下来的“天寒风雪微”则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气候,让人感受到一种萧瑟的氛围。
而“自云排序下,聚隔与沙依”则将注意力转向飞落的大雁,描绘出它们有序的飞行和落地的情景,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引发了对生命与时序的思考。最后两句“饥啄荐苇根,何时稻粱肥”则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期盼,暗示着自然规律和生存的艰辛。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自然的描写,又融入了时间、生命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生存的艰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水落洲渚阔”意指:
A. 水位上升
B. 水位下降
C. 水流湍急
D. 水色清澈
“饥啄荐苇根”中,诗人表达了对:
A. 大雁的赞美
B. 自然的热爱
C. 生活艰辛的感慨
D. 未来的无忧
答案:1. B 2.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