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40:45
捣衣篇
作者: 刘希夷 〔唐代〕
秋天瑟瑟夜漫漫,
夜白风清玉露漙。
燕山游子衣裳薄,
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
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
盼青砧兮怅盘桓。
盘桓徙倚夜已久,
萤火双飞入帘牖。
西北风来吹细腰,
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
此时秋风别有情。
君看月下参差影,
为听莎间断续声。
绛河转兮青云晓,
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
对影穿针魂悄悄。
闻道还家未有期,
谁怜登陇不胜悲。
梦见形容亦旧日,
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
须及明年春草绿。
莫言衣上有斑斑,
只为思君泪相续。
秋天的夜晚寒冷漫长,
夜色如水,清风拂面,露珠晶莹。
燕山的游子衣衫单薄,
秦地的佳人闺房寒冷。
想在楼中萦绕楚地的绢布,
又想在机上裁剪齐地的纨绔。
轻揽红袖,愁苦地倚靠,
盼望青砧,怅然若失地徘徊。
徘徊倚靠,夜已久,
萤火虫双双飞入窗帘。
西北风吹来,轻轻拂动纤细的腰身,
东南的月亮高挂,映照着纤细的手。
此时秋月明亮动人,
此时秋风别有情意。
你看月下的影子参差不齐,
我只想听莎草间断续的声响。
绛河转动,如青云初晓,
飞鸟鸣叫,行人稀少。
攒眉缉缕,思绪纷纷,
对影穿针,灵魂悄然。
听说回家还没有时间,
谁能同情登陇的悲伤。
梦中见到昔日的容颜,
为此许诺裁缝改变往昔。
写信远寄交河曲,
希望明年春草绿起来。
别说衣上有斑斑,
这只是思念你流下的眼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希夷,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风著称。刘希夷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思念与离别,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诗人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孤独与无奈。
《捣衣篇》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古诗,诗中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游子和佳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秋天瑟瑟夜漫漫”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随后用“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两句,直接点明了思念的对象,表现出游子与佳人在不同地方的寒冷和孤寂。
诗中多次提到的“楼”、“机”、“砧”,不仅是生活场景的描绘,也象征着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尤其是“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思。随着诗句的推进,“萤火双飞入帘牖”让人感受到夜的静谧与思念的深切,西北风与东南月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秋夜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通过“月下参差影”和“莎间断续声”,传达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感,尤其是“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让人感受到深切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则是全诗的高潮,浓缩了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令人感受到深切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游子和佳人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离别与孤独中的情感挣扎,传达出浓厚的乡愁与无奈的情绪。诗歌的情感基调既有哀愁又有希望,表现出对亲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山游子”指的是谁?
A. 佳人
B. 游子
C. 裁缝
诗中“欲向楼中萦楚练”的意思是?
A. 想去楼中缠绕绢布
B. 想去楼中听风声
C. 想去楼中睡觉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思念与孤独
B. 生活的琐碎
C. 美好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都与《捣衣篇》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现了古代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