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巴陵赠贾舍人

《巴陵赠贾舍人》

时间: 2025-04-27 16:54:21

诗句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4:21

巴陵赠贾舍人

原文展示: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白话文翻译: 贾生向西看,思念京城的繁华;
湘江边南迁,不必怨恨和叹息。
汉文帝的恩德深厚,
怜惜你不被派往长沙。


注释:

  • 贾生:指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京华:指京城,这里特指长安,古代的首都。
  • 湘浦:指湘江的渡口,象征南方的迁移之地。
  • 圣主:指汉文帝,汉朝的皇帝,以仁德著称。
  • 怜君:怜惜你,表达对贾谊的关心和同情。

典故解析: 贾谊,西汉的政治家及文学家,因对朝政的直言而被贬至长沙。诗中提到的汉文帝,是对贾谊的宽容和怜惜,揭示了对才干之人的关心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内容涵盖了人生、自然、历史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巴陵赠贾舍人》作于李白与贾谊的相关背景下,表达了对贾谊的怀念与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反映了李白对政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短而富有深意,李白通过描绘贾谊的情感,展现了对才子的同情和对历史的反思。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贾谊对故乡的思念与迁移的无奈,表现出一种隐隐的哀伤与不甘。而后两句则转向对汉文帝的赞美,强调了皇帝的仁德,暗示即使贾谊身处逆境,但仍有高人知晓其才华。李白通过这种对比,传达出对历史命运的无常感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怜君”的表达,不仅是对贾谊的关心,更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表现出李白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贾生西望忆京华:贾谊向西眺望,思念昔日繁华的京城,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湘浦南迁莫怨嗟:身处湘江之畔,贾谊南迁不必怨恨,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与不屈。
    • 圣主恩深汉文帝:赞美汉文帝的仁德,暗示皇帝对贾谊的关怀。
    • 怜君不遣到长沙:表达对贾谊的同情,认为不应将他贬至长沙,体现了对才华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贾谊的思念与汉文帝的仁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象征:湘浦象征着贾谊的困境,京华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的关怀与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才子命运的同情,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对政治环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贾生:象征才华与理想。
  • 京华:象征繁华与归属感。
  • 湘浦:象征困境与流亡。
  • 圣主:象征仁德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贾生西望忆京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憧憬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权力的渴望
  2. 汉文帝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仁德与关怀
    • B. 权力与压迫
    • C. 忍耐与顺从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权力的追逐
    • C. 对人生的消极态度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的《滕王阁序》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庐山谣》与《巴陵赠贾舍人》,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庐山谣》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而《巴陵赠贾舍人》则更关注历史与政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通判桃花厅 汴水斗减舟不能进因寄彦国舍人 问答 送李泾州审言二首 谢紫微以画鹭二轴为寄 九月五日得姑苏谢学士寄木兰堂官酝 新安潘侯将行约游山门寺予以泞淖遂止因为诗以见怀 送徐州签判李廷评 缑山子晋祠 会善寺 苦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上人间 通诰 川字旁的字 雅俗共赏 甩手 彑字旁的字 训练有方 包含晕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横制颓波 常便 而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升堂拜母 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捉刀代笔 箦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