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高丘而望远

《登高丘而望远》

时间: 2025-07-27 08:00:31

诗句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0:31

原文展示

登高丘而望远
作者:李白 〔唐代〕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
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
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
鼎湖飞龙安可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登上高丘,向远处的海面眺望。
六鳌山的骨骼已被霜霭覆盖,三山的流景又在哪呢?
扶桑树的枝干几乎折断,白日逐渐沉入光彩的海面。
银台金阙宛如梦中景象,秦皇汉武只能在空中等待。
精卫鸟的木石之费,鼋鼍也无所依靠。
你难道没有看到骊山和茂陵早已灰飞烟灭,
牧羊的孩子也能爬上高峰。
盗贼抢夺了宝玉,精灵又能做些什么呢?
如今的战争如此频繁,鼎湖上的飞龙又能飞向何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丘:高高的山丘。
  • 六鳌:传说中六个守护海洋的神灵。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象征着东方。
  • 银台金阙:华丽的宫殿,象征权力与奢华。
  • 秦皇汉武: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统治者,象征历史的辉煌。
  • 精卫:传说中的小鸟,象征着执着与不屈。
  • 鼎湖:指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与追求。

典故解析

  • 骊山与茂陵:指西汉时期的皇帝陵墓,象征着权力和辉煌的消逝。
  • 精卫填海:传说中的小鸟为填海而不停地衔石,象征着执着与无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李白在其一生中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诗作中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登高丘而望远》创作于李白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展现了对权力的批判和对永恒追求的无奈,正值唐代盛世与动荡并存的时期,李白在此时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李白的《登高丘而望远》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动作,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社会变迁的感慨。开篇便以“登高丘,望远海”引入,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思考的深度。接着,诗人提到“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一句,充分体现了李白对权力和繁华的批判。历史上那些曾经的伟大人物,如今只能成为空谈,权力的虚幻与历史的无情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这种对历史的反思让诗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悲凉与无奈。

后半部分,李白通过“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的句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动乱与战乱带来的困扰,强调了人们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力。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情感的表达上深邃而强烈,令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历史的教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丘,望远海:描绘出诗人的视野和志向,象征着追求与向往。
  2.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用自然景象反映历史的沧桑,质疑昔日的辉煌。
  3.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借助神话意象,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4. 银台金阙如梦中:华丽的宫殿与梦境交织,暗示权力的虚幻。
  5. 秦皇汉武空相待:历史英雄的空虚与无奈,令人深思。
  6.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借助神话表达无法实现的追求。
  7.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历史的消逝与自然的无情。
  8. 牧羊之子来攀登:强调普通人也能追寻理想。
  9.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对现状的无奈与批判。
  10.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对战争与理想的思考,感慨人生的无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辉煌比作梦中景象,突显其虚幻性。
  • 对仗:如“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及历史人物和神话意象,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兴衰、权力的虚幻与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未来的迷茫,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丘:象征着追求与理想。
  • 远海:象征着未来与未知。
  • 六鳌: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不可逆转。
  • 扶桑:象征着理想的美好与渴望。
  • 银台金阙:象征着权力的奢华与虚幻。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历史、权力与理想的思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世民
    B. 秦皇汉武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精卫费木石”中的“精卫”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忍耐
    C. 执着与不屈
    D. 自由

  3. 诗中提到的“鼎湖飞龙”象征: A. 武器
    B. 理想与追求
    C. 真实的战争
    D. 现实生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李白以豪放奔放著称,而杜甫则更注重现实与社会的描绘。两人在对历史的反思上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仙子(观舞·般涉调) 怨春风(高平调) 御街行(双调) 木兰花 玉树后庭花(般涉调)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般涉调) 双韵子(般涉调) 天仙子(公择将行·般涉调) 双燕儿(歇指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俚野 优爱 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才高八斗 双人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包含侧的词语有哪些 交头互耳 巧辞 心字底的字 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屏厕 本里 放歌纵酒 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裂裳裹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