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36
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
作者:陈维崧 〔清代〕
欧家碧好,彭门红好,总让伊行清绮。
画栏才放数枝花,映百丈银墙都紫。
相公袍带,头厅印绶,凡艳那堪相比。
试将花色细形容,烟凝得暮山如此。
这首词中,欧家的碧色和彭门的红色都非常美丽,然而这些美丽的花卉都让人觉得不及那清丽的紫牡丹。画栏上才刚放了几枝紫牡丹,映衬着百丈高的银色围墙,显得分外妖娆。相公的袍子和印绶都美得无与伦比,然而这些艳丽的花朵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呢?试着将这紫牡丹的色泽细细描绘,仿佛那烟雾缭绕的暮山也是如此的美丽。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年-约1700年)是清代著名的词人,文学上受到李清照及晏殊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以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写紫牡丹,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竹逸斋是陈维崧的书斋,象征着他对雅致生活的向往,紫牡丹则是他所钟爱的花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紫牡丹的美丽,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慨。开篇提到的“欧家碧好,彭门红好”,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紫牡丹的独特之美,揭示出它在众多花卉中的卓越地位。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紫牡丹与高耸的银墙相映衬,表现出它的高贵与典雅。
此外,词中提到的“相公袍带,头厅印绶”不仅提升了词的格调,也反映了社会地位与自然美的对比。最后,诗人试图细致描绘紫牡丹的色泽,提出“烟凝得暮山如此”,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朦胧之美,仿佛在描绘晚霞中的山影,意境深远。
整首词构思精巧,情感细腻,既有对花卉的热爱,也渗透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无尽的美感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紫牡丹的热爱与赞美,借花抒情,体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欧家碧好”指的是哪种颜色?
“烟凝得暮山如此”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诗中对比的两种花分别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