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36
阴风一夕惊,晓雪满都城。气覆千家白,光连万象清。
恋空飞不下,弄态舞相萦。历乱看无定,飘摇转未成。
缀垣时缺剥,压竹乍欹倾。细隙过无滞,寒窗拂有声。
园林匀结练,观阁巧彫琼。草木情先喜,乾坤意亦荣。
营魂顿疏健,病目暂虚明。郢曲高谁和,羞将叩缶并。
昨夜阴风吹动,让我感到惊恐,清晨的雪花覆盖了整个都城。
白雪的气息覆盖了千家万户,光芒照耀着万象显得格外清澈。
我恋恋不舍地仰望天空,无法飞下,雪花在空中舞动,时而缠绕,时而飘逸。
雪花乱舞,看上去似乎没有规律,飘摇不定,似乎还未成型。
雪花在围墙上时而堆积,时而滑落,压得竹子微微倾斜。
细小的缝隙中雪花不曾停滞,寒冷的窗户上拂过声音。
园林里均匀地被雪覆盖,观阁上巧妙地雕刻着琼花。
草木都因雪而感到欢喜,天地间的意象也显得荣光焕发。
心魂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病目暂时感到明亮。
然而那郢曲的高歌,又有谁来和唱?羞于用叩缶的方式来回应。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及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通晓历史,擅长诗词。其作品常展现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雪天,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冬日雪景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清新和纯净的美。
《答师道对雪见寄》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雪花在城市中的漫舞情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悟。诗的开篇以“阴风一夕惊,晓雪满都城”引入,描绘了夜间阴风的惊扰与晨雪的覆盖,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气覆千家白,光连万象清”,展现了雪花覆盖下的宁静与清新。
整首诗在描写雪的景象时,诗人不仅关注外部的自然景观,还深入挖掘内心的感受,如“营魂顿疏健,病目暂虚明”,表达了在雪的映衬下,内心的宁静与明亮。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最后,诗人以“郢曲高谁和,羞将叩缶并”收尾,表现出对高雅艺术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雪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表现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题:
诗中提到“晓雪满都城”,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境?
A. 雪花飘落
B. 城市被雪覆盖
C. 清晨的安静
D. 风的冷冽
“营魂顿疏健”中的“营魂”指的是什么?
A. 心灵状态
B. 魂魄
C. 精神状态
D. 身体健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司马光的《答师道对雪见寄》都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但杜甫更侧重于表达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感受,而司马光则通过雪景抒发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