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3:56
送郑推官 其二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
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
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郑推官时的情感。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快乐与豪杰的狩猎场景;接着,诗人以“苦吟边月冷”展现了在边疆的孤独与清冷,伴随着高空飞驰的箭矢与野外的狂风;然后讲到奇才的策马与世俗的不同,最后以“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表达了对郑推官的期望与祝愿,希望他能得到更高的官职。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其编纂的《资治通鉴》而闻名,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他的诗词风格严谨,语言简练,常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送郑推官 其二》是司马光送别友人郑推官时所作,表现了他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官场竞争激烈,诗中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朋友前途的寄托。
《送郑推官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诗中用优美的景象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狩猎的豪情,展现了诗人对郑推官的敬仰与祝愿。前两句“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通过对春天的欢愉和猎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而热烈的气氛,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事业的期待。
后半部分“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则转向一种孤独与艰辛的感受,边月的清冷与飞镝的高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生活的多样性与不易。尤其是“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一联,表达了对人才的认可与对世俗的批判,同时也寄托了对郑推官的殷切期望。
最后一句“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更是将祝福直白地送出,期待郑推官在仕途上的成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友情,还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期待与希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全诗围绕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同时反思了世俗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百榼行春乐”意指:
“苦吟边月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长缨系不毛”中的“长缨”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