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

《春》

时间: 2025-05-07 17:02:55

诗句

红桃素李竞年华,周偏长安万万家。

何事青青庭下柏,东风吹尽亦无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2:55

原文展示:

红桃素李竞年华,
周偏长安万万家。
何事青青庭下柏,
东风吹尽亦无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里,红桃和白李争相绽放,
长安城周围万家灯火通明。
为何庭院里的柏树依然青翠,
东风吹来,花瓣却已无踪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桃:指红色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素李:指白色李花,与红桃相对,代表另一种美丽的花。
  • :争相,竞争的意思。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富庶。
  • 青青:形容颜色青翠,生机勃勃。
  • :柏树,一种常绿树木,象征坚韧。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吹尽:吹散、吹落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长安”则可引申至汉唐时期的繁华与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主张治国理政,注重历史的借鉴。

创作背景: 《春》是司马光在春天时节所作,表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开头两句“红桃素李竞年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盛景,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繁荣。接下来的“周偏长安万万家”,不仅描绘了长安的繁华,也暗示了众多家庭在春天的欢庆与希望。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沉思,“何事青青庭下柏,东风吹尽亦无花”,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庭下的柏树虽然依旧青翠,却没有花开,象征着一种静谧与孤独。东风本是春的象征,但“吹尽亦无花”则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明快的春天气息中蕴含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春天的思考,体现了司马光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桃素李竞年华:红桃和白李花在春天绽放,象征生命的竞相繁荣。
  2. 周偏长安万万家:描绘长安城的繁华,表现出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3. 何事青青庭下柏:庭下的柏树依然青翠,暗示生命的常青与坚韧。
  4. 东风吹尽亦无花:春风虽已到来,但花瓣已然消逝,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桃素李”与“青青庭下柏”,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风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给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诗人在享受春的美丽时,心中也隐隐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桃与素李: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荣。
  • 长安:象征繁华与历史的厚重。
  • 青青柏树:象征坚韧与不屈。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桃”和“素李”分别代表什么? A. 春天的寒冷与温暖
    B. 春天的美丽花朵
    C. 冬天的雪与冰

  2. “东风吹尽亦无花”中,“无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C.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关怀,而司马光则专注于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司马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留别) 送胡仲方 满江红 其二 高帅席上 题禾川飞英疏荣阁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上益公十绝为寿·丹桂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谒易司谏 水调歌头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碧莲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两下子 娱心悦耳 名符其实 金红 白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舞旋 提牌执戟 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交午 遥领 水字旁的字 奋臂一呼 才貌兼全 飞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