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12
碧窗凉簟唯便睡,
露井无尘荫绿槐。
梦入醉乡犹病渴,
辘轳声到枕边来。
在碧绿的窗子旁,凉爽的席子上,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清澈的井水没有尘埃,绿槐树下阴影婆娑。
梦中来到醉乡,醒来却依然感觉口渴;
辘轳的声响在枕边响起,仿佛在提醒着我。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诗风清新婉丽,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诗歌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追求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杂诗七首》是黄庭坚在晚年创作的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感,体现了他在繁忙生活中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放松的氛围。碧窗、凉簟、绿槐等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然而,第三句的“梦入醉乡犹病渴”则揭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尽管梦中沉浸在醉乡的欢愉中,醒来后却仍感到口渴,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的情调更加深邃。
最后一句“辘轳声到枕边来”,将诗人从梦境拉回现实,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责任。辘轳声不仅是生活的象征,更像是一种催促,让人不得不面对琐碎的日常。这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转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深邃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扰的无奈,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诗歌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情感,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渴望逃避与宁静的心态。
诗中的“碧窗”主要象征什么?
“梦入醉乡犹病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辘轳声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李白《静夜思》与黄庭坚《杂诗七首》均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诗更多地通过月亮和孤独的意象,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黄庭坚则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梦境的转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