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01
原文展示: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场。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白话文翻译:
早晨匆匆吃过饭就出门了,脚下踩着冰冷的霜。我问你要去哪里,你说要远行千里去洛阳。洛阳有个叫剧孟的人,以侠义闻名于世。我希望能跟随他,与他并肩而行。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年轻人,他们都穿着儒生的衣服。无论年长年幼,都彬彬有礼,在麋鹿出没的场所讲诵经典。我心中忽然产生了爱慕之情,与他们相遇后便忘记了之前的愿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出门远行的情景,通过对比侠士与儒生的不同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选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面临人生选择时所作,通过对比侠士的豪放与儒生的文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晨出门远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选择。诗中,“惨惨践严霜”一句,既描绘了清晨的严寒,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冷峻和坚定。诗人向往侠士的豪放,但又对儒生的文雅产生了爱慕之情,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通过对比侠士与儒生的不同生活方式,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侠士与儒生的不同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选择。诗人既向往侠士的豪放,又对儒生的文雅产生了爱慕之情,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选择。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剧孟”是指什么? A. 古代侠士 B. 古代儒生 C. 古代官员 D. 古代商人
诗人在路上遇到了什么样的人? A. 穿着儒生衣服的年轻人 B. 穿着侠士衣服的年轻人 C. 穿着官员衣服的年轻人 D. 穿着商人衣服的年轻人
诗人最终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情? A. 侠士的豪放 B. 儒生的文雅 C. 官员的权威 D. 商人的财富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