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4:40
原文展示:
寓所即事 袁凯 〔明代〕 沙水寒犹浅,江船远未来。 举家忧米粒,终日走蒿莱。 骨肉还相弃,交游定莫猜。 痴儿饥困久,爱父强徘徊。
白话文翻译:
沙水虽寒但仍浅,江上的船只还未到来。 全家人担忧米粒不足,整日奔波在蒿莱之间。 即使是骨肉亲人也可能相互抛弃,朋友之间的事情不必多猜疑。 愚笨的孩子因饥饿困苦已久,却因爱父亲而勉强徘徊不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袁凯目睹或亲身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创作的,通过诗中的家庭困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深刻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日常生活。诗中“沙水寒犹浅,江船远未来”描绘了环境的艰苦,而“举家忧米粒,终日走蒿莱”则直接反映了家庭成员为了生计的奔波。后两句“骨肉还相弃,交游定莫猜”和“痴儿饥困久,爱父强徘徊”则深刻揭示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依然存在,尤其是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贫困家庭的生活困境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艰难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沙水寒犹浅”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的环境 B. 寒冷的环境 C. 艰难的环境 D. 富饶的环境
“举家忧米粒”表达了什么? A. 家庭成员对食物的喜爱 B. 家庭成员对食物不足的担忧 C. 家庭成员对食物的浪费 D. 家庭成员对食物的分享
“骨肉还相弃”揭示了什么? A. 亲人之间的和谐 B. 亲人之间的矛盾 C. 亲人之间的分离 D. 亲人之间的团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