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15
剩雨残风一向颠,
花枝酒琖两无缘。
忽逢野老从湖上,
担取名园到内前。
芍药截留春去路,
鹿葱礼上夏初天。
众红半霎聊经眼,
不枉皇州第二年。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细雨和残风依然在吹拂,花枝和美酒却似乎没有缘分。忽然遇见一位老者,他从湖边走来,背着名园的花卉走到我面前。芍药花截断了春天的去路,鹿葱则在夏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清新。众多的红花在眼前一闪而过,似乎不辜负了这一年在皇州的时光。
杨万里(1180年—1235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东宫讲堂之际,途中经过和宁门外的花市。正值初夏,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篇的“剩雨残风一向颠”,以动词“颠”突显了天气的变幻无常,营造出一种不安定的情绪。接着,诗人对美酒和花枝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遗憾与无缘的情绪,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得。
在遇见“野老”之后,诗的情感转向了积极的一面。老者的出现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他背负着名园的花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轮回。接下来,诗人通过“芍药截留春去路”的意象,表达了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传达了一种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两句“众红半霎聊经眼,不枉皇州第二年”,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更是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珍惜。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时光流逝,但在这片花海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充实。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野老”是指什么?
“芍药截留春去路”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