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宿小罗田四首

《晚宿小罗田四首》

时间: 2025-05-07 10:16:40

诗句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冰恨无多。

一花却有两花影,东卧斜阳西卧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6:40

原文展示: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冰恨无多。一花却有两花影,东卧斜阳西卧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的景象,水边的菰蒲和荷花都已被风浪折断,水面上只剩下几朵芙蓉花,映照在冰冷的水面上,心中难免充满了遗憾。虽然一朵花却能够映出两种花影,水面一边是夕阳的余晖,另一边则是波光粼粼。

注释:

  • 倒尽:形容被折断或者打倒的状态。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水边。
  • 芙蓉:指的是荷花,通常用来象征美丽与纯洁。
  • 恨无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 一花却有两花影:形容水面上反射出的花影,体现了自然的奇妙。
  • 东卧斜阳西卧波: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和波光荡漾的湖面。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蕴含了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芙蓉花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而“临冰恨无多”则流露出一种对短暂美丽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与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反映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的美,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晚宿小罗田四首》是在杨万里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他在晚年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刻。诗的开头用“倒尽菰蒲折尽荷”描绘了一幅被风浪摧残后的景象,菰蒲和荷花的残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接着,通过“芙蓉临冰恨无多”,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虽然眼前的芙蓉依然美丽,却无法掩盖心中的失落与无奈。最后一句“一花却有两花影”,通过水面上的倒影,呈现出另一种美,给予了读者一种新的视角。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人生的无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审美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倒尽菰蒲折尽荷:描绘了水边植物因风浪而倾倒的凄惨景象,暗示着自然的力量与脆弱的生命。
  • 芙蓉临冰恨无多:芙蓉花映照在冰冷的水面上,虽美丽但心中却难免生出惋惜之情。
  • 一花却有两花影:透过水面,花影的反射呈现出双重的美感,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东卧斜阳西卧波:夕阳西下,水波轻荡,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菰蒲和荷花与生命的脆弱相提并论。
  • 拟人:通过“恨无多”表达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在“东卧斜阳西卧波”中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人生态度,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菰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
  • 芙蓉:美丽与纯洁的象征。
  • :象征着冷静与动荡,反映人生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倒尽菰蒲折尽荷”中的“倒尽”指的是什么? A. 被风吹倒
    B. 自然生长
    C. 繁茂生长

  2. 诗中“芙蓉临冰恨无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无所谓

答案:

  1. A. 被风吹倒
  2. B. 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但杨万里的诗更加细腻,注重生活中的细节,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与奔放。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减 江村道中书触目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 雨中出游夜归 新寒 杂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思绝句 记梦 散策门外邻叟怪其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漏尽更阑 宝盖头的字 出幸 鱼水相投 除秽布新 玄字旁的字 心盟 亅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蛮劲 韦字旁的字 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畜牧场 豁达大度 十二金钗 树行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