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59
昨携儿辈扣云开,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烝透栗堆盘。
寄诗北阮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折破碧团栾。
昨天我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拨开云雾,尽情地欣赏那岩石间的花朵。
青苔铺成的石阶上,落下的花瓣犹如金色的布料,映衬着水面透出栗子堆的光影。
我寄去的诗篇希望能借北方阮籍的秋色,作为我西窗下的晚餐。
小花朵从丛中冒出来,得小心翼翼地去摘,切勿折断了那碧绿的团栾。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江西吉安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游山玩水之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昨日访子上,不遇》是杨万里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家庭生活的温馨情感。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山间美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景色。开篇以“昨携儿辈扣云开”引入,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孩子的关爱。山花岩石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诗人通过“苔砌落深金布地”描绘出自然的细腻之美,传达出对自然的深情。
后半部分,诗人不仅表达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寄情于诗歌,向北方阮籍寄去秋色,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结尾处的“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折破碧团栾”则是一种对自然的保护意识,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和敏感的情怀。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表达出诗人对家庭的关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阮”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