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3:55
狂歌词
作者:白居易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
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
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
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
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
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你的席位,白露沾湿了我的衣服。
劝你把酒杯满上,听我唱这狂放的歌词。
五十岁之后衰老,二十岁之前痴迷。
昼夜又分成两半,这其中又有多少时间呢?
生前如果不快乐,死后又有什么遗产呢?
那样的话,又何必在黄土埋下,珠被和玉匣呢?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狂歌词》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阶段,诗中反映出对人生短暂和享乐的感慨。
《狂歌词》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明月、白露、酒杯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欢乐的渴望。诗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劝酒、唱歌,体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然而,随着对时间流逝的意识增强,诗人开始反思生前的欢乐与死后的遗物,最终引导读者思考生死和财富的真正意义。
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月光和白露,营造出一个清晰的画面,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接着,诗人用酒杯的满与空来比喻人生的享乐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五十岁后的衰老与二十岁前的痴迷,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生在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
最后,诗人提出“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的质疑,深刻地探讨了财富与快乐的关系,抒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交织着狂放与沉思,展现出白居易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当下,不要因为未来的财富而忽视现在的快乐,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狂歌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诗人同样通过月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而白居易的《狂歌词》则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和享乐的强调。两者虽同属夜景,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