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9:38
萧萧禅榻,百和旃檀薰透。花冠啼罢,乌龙睡熟,紫竹清幽黄帔瘦。小袒裶罗袖。双垒湘裙红吐,花边一绺。最怜他趺坐桃笙,一派秋江绿皱。灵山参破风幡后。奈十年前事,终向心头有。佳人不偶。记惜玉情怀,窃香时候。迦文消夙垢。正值钟声报午,苔阴移昼。问笼中白雪衣娘,一卷名经完否。
在寂静的禅榻上,檀香的气息弥漫开来。花冠上的鸟儿啼叫完毕,乌龙在我身旁熟睡,紫竹林中清幽,黄帔的身影显得瘦削。她穿着小袒衫,罗袖轻盈,双垒的湘裙鲜红欲吐,花边点缀其间。最让我怜惜的是那位静坐的女子,仿佛在桃花笙音中,一片秋江的波纹荡漾。灵山在风中破晓,十年前的往事依然在我心头萦绕。佳人未曾相遇,难以忘怀那段玉石般的情怀,那香气芬芳的时光。如今的她已去除往日的污垢,正值钟声响起,午日的苔阴也在缓缓移动。于是我问笼中那位白衣的女子,你那卷名经是否已读完?
陈维崧,清代诗人,精通诗词,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兼具哲理性。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美人、禅意和人生往事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禅意世界。开篇的“萧萧禅榻”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环境,檀香弥漫,令人心神宁静。诗中的美人形象,既有着花冠鸟儿的灵动,又有着坐禅时的安详,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充满了对佳人的思念与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中对美人和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一句“问笼中白雪衣娘”,则将诗的意境推向了更高的哲理层面,表现出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禅意为背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诗中“萧萧禅榻”意指什么?
“问笼中白雪衣娘”中“白雪衣”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