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36
《望江南二首 其二》
作者: 丁宁
多少忆,惆怅最分明。
清露凝香萦蝶梦,
嫩寒和雨涩莺声。
萍小絮初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与惆怅之情,尤其是在细雨轻寒的环境中。清晨的露水散发着芬芳,诱惑着梦中的蝴蝶;细雨与初春的寒意混合在一起,令黄莺的鸣叫显得更加黯淡。水面上漂浮着小萍,像是初成的花絮,映衬着这一切的忧伤与柔美。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含了对春天变化与生命轮回的感慨。
丁宁(1867-1934),原名丁文华,字子华,江苏江阴人,近代诗人,代表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诗歌风格。其诗风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情。
《望江南二首》是丁宁在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乡、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望江南二首 其二》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惆怅,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多少忆,惆怅最分明”,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种种回忆。接下来的“清露凝香萦蝶梦”更是通过清晨露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梦幻的氛围。这里的“蝶梦”暗示着短暂而美好的幻想,正如人生中的种种美好瞬间,虽然令人向往,却又不可捉摸。紧接着的“嫩寒和雨涩莺声”,则通过描绘春雨与寒意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黄莺的鸣叫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沉闷,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最后一句“萍小絮初成”以细腻的小萍作为结尾,象征着一种柔弱与不安定,也暗示着生活中那些微小而易逝的美好,令人倍感珍惜。
多少忆,惆怅最分明。
诗人感叹自己心中有多少回忆,这些回忆让惆怅的情感愈加明显。
清露凝香萦蝶梦,
早晨的露水散发着香气,仿佛在梦中缠绕着蝴蝶,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气氛。
嫩寒和雨涩莺声。
初春的寒意与细雨交织在一起,使得黄莺的鸣叫显得沉闷而涩口,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萍小絮初成。
水面上漂浮着小萍,像是初成的花絮,象征着新生与脆弱,也隐喻着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思念,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亲情
B. 惆怅与思念
C. 战争
“清露凝香萦蝶梦”中的“蝶梦”主要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幻想
C. 历史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A. 秋天的果实
B. 春天的细雨与寒风
C. 夏天的阳光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丁宁的作品更专注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将情感与生活细节紧密联系,展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