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4:41
清晨漫上晾鹰台,
八骏齐登万马催。
遥望九重云雾里,
群臣就景献诗来。
清晨我漫步来到晾鹰台,八匹骏马齐齐登上,万马奔腾催促着前行。远望九重天上的云雾,群臣们在此欣赏美景,纷纷献上诗篇。
“晾鹰台”本是古代的训练场,诗中借此场景描绘一种高远的境界和气势;“八骏”与“万马”都是古代对马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力量和朝气;“九重云雾”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不可及的境界,群臣献诗则体现了对君主的尊敬和对景色的赞美。
玄烨(顺治帝),清代皇帝之一,生于1638年,卒于1661年。他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和巩固国家,文学上也有一定成就,擅长诗词,反映出时局和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一段国家建设和文治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活动,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臣子的赞美。
本诗描绘了一个清晨,诗人漫步于晾鹰台,四周景色宜人,生机勃勃。开篇的“清晨漫上晾鹰台”,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鸟鸣和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接着,诗人描写了“八骏齐登万马催”,展现了一幅气吞山河的壮丽画面,马的奔腾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遥望九重云雾里”,这句则将视角提升至高空,表现出诗人胸怀壮志,向往更高的理想。最后一句“群臣就景献诗来”,则体现了诗人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彰显出君主的威严与臣子的忠诚。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政治和人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对国家前途的美好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美景与君臣共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和谐政局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自信与责任感。
“晾鹰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八骏”主要描绘了什么?
“群臣献诗”体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