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06
九日悲风叶正飞,
斜吹短发涴尘衣。
江边欲采蕙兰老,
山上来归鸡犬非。
浊酒乘时欢且借,
黄花向晚食难肥。
登临知洒何年泪,
未是穷途独畏讥。
在九月九日的悲凉风中,树叶纷纷飘落,
微风斜斜地吹拂着我的短发,弄得衣服沾满了尘土。
我在江边想要采摘年老的蕙兰,
而在山上归来的鸡犬却不再是我所熟悉的。
我借着浊酒来欢庆时光,
但黄花渐晚却难以丰盈。
站在高处,我知道泪水何时会洒落,
并不是在穷途末路中才会畏惧别人的讥讽。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在平淡中蕴含深意。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出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重阳节是敬老、登高的节日,诗人在这种节日氛围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九日 其一》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开头的“悲风”和“叶正飞”立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种秋风萧瑟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苍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短发被风吹乱,衣服沾满尘土,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着,诗人提到江边的蕙兰和山上的鸡犬,这一对比展现出人与自然的距离感。蕙兰老去,鸡犬的归来却不再熟悉,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酒是人们在悲伤时常常借以麻醉的工具,诗人在“浊酒乘时欢且借”中,选择用酒来庆祝短暂的欢愉,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黄花向晚食难肥”的无奈,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无常。
最后两句“登临知洒何年泪,未是穷途独畏讥”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不仅是在描绘外在的景象,也在反思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逆境中,也不屈从于他人的嘲讽,显现了自我坚持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如“江边欲采”和“山上来归”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拒绝他人讥讽的坚韧态度。
诗词测试:
《九日 其一》中的“悲风”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伤感
C. 平静
诗中提到的“蕙兰”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追忆
C. 权力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恐惧他人的嘲讽
B. 坚韧不屈的精神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较,陈永正的《九日 其一》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后者则在平淡中蕴含深意,反映出时光流逝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