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0:30
九日游菖蒲涧
作者:黎民表 〔明代〕
五岭仙灵宅,霞踪昔此留。
青骡迷碧海,玉舄下丹丘。
绝壑纷瑶草,飞泉带藻旒。
探杯犹粤井,拾翠有灵洲。
脩褉遗前事,簪萸偶胜流。
莓苔几蜡屐,身世一虚舟。
花没刘王坞,钟寒赵尉楼。
颓龄须大药,暇日恣冥搜。
结桂成延伫,班荆共倡酬。
阜乡知不远,云外更相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菖蒲涧的美好景色和悠然心境。五岭是仙灵的居所,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仙人的踪迹。青骡在碧海中迷失,玉舄轻轻踏下丹丘。深渊中繁茂的瑶草,飞泉旁缠绕着水草的秀丽。举杯畅饮的情景犹如粤地的井水,寻翠的乐趣宛若灵洲的风光。身穿华丽衣裳的人追忆往事,簪着萸草的女子偶然胜过流水。莓苔上踩着几双蜡屐,人生就像一只虚无的舟。花落在刘王的坞边,钟声幽寒在赵尉的楼上。年岁已高需要大药,闲暇时日尽情地探寻。结下桂子长久驻留,班荆相伴共饮欢酬。故乡的路不远,云外的追寻更令人向往。
作者介绍:黎民表,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是登高望远、表达思乡之情的日子。诗人在游览菖蒲涧时,感受自然美景,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追求,故写下此诗。
《九日游菖蒲涧》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五岭、青骡、瑶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仙境般的境地,给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体验。诗人借助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在意象的选用上极具丰富性,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个人的情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景物,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则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哲理,特别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他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桂子的结成和与友人共饮的描写,诗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如“身世一虚舟”)、拟人(如“花没”)、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情感的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五岭”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五座山岭
C. 一片海
“绝壑纷瑶草”中“绝壑”的意思是:
A. 深渊
B. 山谷
C. 河流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爱情的赞美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黎民表的《九日游菖蒲涧》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生感悟,而李白则在豪放的气概中表达对山水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