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0:03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嶮,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这首诗描绘了甘露寺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环境。与人寒暄时,眼前美景如画,但这种孤绝的美却难以用画来形容。大地高耸险峻,天空在四面低垂,显得格外青翠。白天,灯光照耀着雁塔,夜晚,寺中钟声回荡在渔舟的岸边。我最喜爱的是僧人的房间,窗外波光粼粼,映满了庭院。
孙鲂,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以诗风清新脱俗、自然闲适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甘露寺》是作者在甘露寺游览时的所感所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寺庙环境的赞美,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甘露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热爱。诗的开头“寒暄皆有景”便引出了作者与自然互动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在与自然亲密接触时所感受到的美好。接下来的“孤绝画难形”则表现出这种美的独特与超然,不易用画作来具象化,显示出诗人对景物的深入思考。
“地拱千寻嶮,天垂四面青”两句通过对比描写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地势的险峻和天空的广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这里的“千寻嶮”不仅传达出地势的险峻,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而“天垂四面青”则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与和谐,“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将白天和夜晚的景象交替呈现,表现了寺庙的安宁与静谧。特别是“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僧房的偏爱,又通过“波光”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恬淡,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是对甘露寺的赞美,更是对一种隐逸生活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甘露寺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诗中提到的“雁塔”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唐代著名的塔
C. 一种乐器
“波光满户庭”中的“波光”主要指什么?
A. 风的声音
B. 水波的光影
C. 太阳的光
诗歌传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追求自然与宁静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与宁静,但《甘露寺》更加注重寺庙的生活气息,而《鹿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深远与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