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0:53
题金山寺
作者: 孙鲂 〔唐代〕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
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
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这座寺庙屹立千古,金山的名声更加辉煌。
天上多余的月光,地上却少有尘埃。
船桨划过水面,打扰了僧人的静定,
惊涛拍打着佛身。
谁说张处士的到来,使得这里更加冷清呢?
孙鲂(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寺庙景致,风格清新自然。其诗歌常常蕴含哲理,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诗作创作于孙鲂游访金山寺时,表现出对这座历史悠久寺庙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题金山寺》是一首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宗教思考的作品。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其静谧氛围,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开头两句“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将金山寺的历史与新意相结合,突显了寺庙的永恒与神圣。接下来的“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通过对比表达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暗示了人们在此地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平静。第三、四句则描绘了舟行水面时的打扰,生动地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错,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冲击,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尊重与向往。最后一句“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则引发对隐士生活的反思,似乎在质疑世人对隐士的看法,强调了个体的精神追求与外界的无关。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山寺的环境与氛围,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的反思,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修行的追求。
诗中“万古波心寺”中“万古”意指:
A. 短暂
B. 永久
C. 过去
D. 未来
“天多剩得月”的意思是:
A. 月亮少
B. 月亮多
C. 天空阴沉
D. 地面干燥
诗中的“谁言张处士”主要表达了:
A. 对隐士的赞美
B. 对隐士的质疑
C. 对世俗的向往
D.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