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常引·满山风物一溪云

《太常引·满山风物一溪云》

时间: 2025-04-26 14:06:42

诗句

满山风物一溪云。

猿鹤自为邻。

绝尽软红尘。

向物外、安排此身。

药炉丹鼎,凤膏龙屑,烹炼玉华新。

游宴景长春。

要承当、方壶旧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42

原文展示:

太常引·满山风物一溪云
作者:姬翼 〔元代〕

满山风物一溪云。猿鹤自为邻。绝尽软红尘。向物外安排此身。药炉丹鼎,凤膏龙屑,烹炼玉华新。游宴景长春。要承当方壶旧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满山的美景和一条小溪上的云雾。猿和鹤在此相伴,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词人希望能够超脱世俗,安排自己的生活,追求一种清静的境界。在药炉和丹鼎中,炼制着新的灵药,享受着春天的游乐。最终,词人希望能够承接古人的遗志,追寻那份悠久的情怀。

注释:

  • 满山风物:指山上的风光与景物。
  • 猿鹤自为邻:猿和鹤作为朋友,自得其乐,寓意高洁的生活。
  • 绝尽软红尘:远离世俗的纷扰与喧嚣,"软红尘"指的是繁华的尘世。
  • 药炉丹鼎:象征炼丹修道的工具,寓意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 凤膏龙屑:炼制灵药所用的珍贵材料,象征高贵与稀有。
  • 游宴景长春:形容春天的游乐与宴会,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方壶旧人:指古代的隐士或道士,传达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姬翼是元代的词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许多文人渴望通过诗词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他们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太常引·满山风物一溪云》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开篇便以“满山风物一溪云”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接着,词人用“猿鹤自为邻”描绘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对高洁人生态度的向往。

随后,词人提到的“绝尽软红尘”,更是表明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远离,渴望在“药炉丹鼎”中寻求一种超然的存在。词中提到的“凤膏龙屑”,不仅是炼丹的材料,更象征着追求灵性与永恒的执念。

在结尾部分,词人提到“游宴景长春”,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又希望能承接“方壶旧人”的精神,表现出对古人的敬仰与追求。这种宁静的美好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彰显了词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山风物一溪云:描绘山间的美丽风景与溪中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猿鹤自为邻:表现高洁与和谐的生活状态,象征超脱的理想。
  • 绝尽软红尘:决然离开繁华的世俗生活,向往清静。
  • 向物外安排此身:希望在物质之外安排自己的生活。
  • 药炉丹鼎:象征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对道家文化的向往。
  • 凤膏龙屑,烹炼玉华新:炼制珍贵灵药,追求新生。
  • 游宴景长春:描绘春天的欢乐与生命的活力。
  • 要承当方壶旧人:表达对古人智慧的崇敬与追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和人生态度相结合,如将云雾比作清幽的生活。
  • 对仗: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药炉丹鼎”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定与永恒,代表自然的壮阔。
  • :象征轻盈与自由,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猿鹤:象征高洁与自由,代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丹鼎:象征追求长生与修道的工具,体现道家文化。
  •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传达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满山风物一溪云”中的“溪云”指的是什么? A. 小溪中的云雾
    B. 天上的云
    C. 山中的雾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药炉丹鼎”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生活
    B. 追求长生的理想
    C. 世俗纷扰
    D. 自然景观

  3. 词人希望承接“方壶旧人”的精神,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古人的仇恨
    B. 对古人智慧的崇敬
    C. 对现代生活的向往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渔舟唱晚》张可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姬翼的《太常引·满山风物一溪云》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李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姬翼则更注重道家思想的体现。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文学》

相关查询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五 念奴娇 庚辰初秋重游玄武湖,用白石韵 念奴娇 松影 念奴娇 其四 送朱近修还海昌,吴西崖往山阴,兼怀宋既庭先还吴门,次顾庵韵 念奴娇 念奴娇 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 念奴娇(暮秋登石桥追和祝子权韵) 念奴娇 其九 “念奴娇·舟中携酒同西樵送荔裳入都” 念奴娇 纬云弟三十作此词因和其韵同半雪赋 念奴娇 金山游眺,用夏桂洲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荆榛满目 癶字旁的字 包含弦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子皇帝 飞燕 油炸猢狲 瓶坠簪折 匡时济俗 如痴如狂 百药 五丞 歺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简躁 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遇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