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怀十首

《秋怀十首》

时间: 2025-05-04 00:56:48

诗句

翩翩王公孙,馆我翠微院。

粥饭随锺鱼,朝昏度黄卷。

中年妻子累,往世西方愿。

独无诗书力,尼父安得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48

原文展示:

翩翩王公孙,馆我翠微院。
粥饭随锺鱼,朝昏度黄卷。
中年妻子累,往世西方愿。
独无诗书力,尼父安得怨。

白话文翻译:

轻盈如风的王公孙来访,
在我这翠微的院子里做客。
清晨和黄昏,食物的香气伴着粥和鱼,
我在这安静的日子里翻阅着书卷。
中年的我,妻子和孩子都让我感到疲惫,
我曾寄托过往世的愿望在西方。
独自一人,没有诗书的力量,
尼父又怎能怨恨我呢?

注释:

  • 翩翩:形容轻快的样子。
  • 王公孙:指王公的孙子,通常是指名门望族的后代。
  • 翠微院:翠微是青翠的山,院子指的是自己居住的地方。
  • 锺鱼:古代一种鱼,常用于宴席,象征丰盛的饮食。
  • 黄卷:古代书籍的形态,指的是用黄纸制成的卷宗。
  • 尼父:指的是孔子,孔子的父亲名叫孔纥。

典故解析:

  • 西方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西方常常代表着理想的归宿或追求的目标。
  • 尼父安得怨:这里提到的尼父是孔子,意指没有才华的人,不能怨恨有学问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子昂,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尤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师道中年时期,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疲惫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以轻盈的王公孙来访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接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清晨的粥饭和黄昏的书卷,表现出一种安详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流露出对中年生活的疲惫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家中的妻子和孩子虽然是生活的重担,但也是情感的寄托。而“往世西方愿”则暗示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过往的反思。最后一句“独无诗书力,尼父安得怨”更是直言无文采的自省,既表露出诗人的无奈,也显现出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以平和的语调,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朋友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温暖的社交氛围。
    • 第二联通过日常饮食与书卷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安静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
    • 第三联则引入了家庭责任的主题,诗人感到累且困惑。
    • 第四联总结了诗人的自我感受,表达出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使得诗句既有韵律感又富有情感。
    • “粥饭随锺鱼”中的“随”字,营造出一种生活的流动感。
  • 主题思想

    • 诗的主题围绕着家庭生活的平淡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王公孙:象征着高雅的社交关系。
  • 翠微院:代表着理想的精神家园。
  • 粥饭和黄卷: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象征着平凡而安稳的生活。
  • 中年妻子累:暗指生活的负担与责任。
  • 西方愿:代表着追求理想与超脱现实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公孙”是谁的象征?

    • A) 平民
    • B) 名门望族
    • C) 诗人的朋友
  2. 诗歌中“粥饭随锺鱼”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贫困
    • B) 安逸
    • C) 繁忙
  3. 最后一句“尼父安得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现实的无奈
    • B) 对他人的嫉妒
    • C) 对未来的绝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发现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与理想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陈师道则多了一份沉稳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陈师道全集》

相关查询

生查子 其二 生查子·为朱象甫题海天梦月图 生查子 晚秋 生查子 生查子 代赠 生查子 生查子 秋夜三章 其三 生查子 其二 别怨 生查子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阳煦 踧笮 无疆之休 月字旁的字 人扶人兴 乛字旁的字 繁饰 歧路徘徊 护胃 柷圄 砺世摩钝 丨字旁的字 急扯白脸 病字头的字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