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

时间: 2025-05-02 11:04:27

诗句

节里能相过,谈间可解忧。

致疏君未肯,得此我何由。

语到君房妙,诗同客子游。

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27

原文展示:

节里能相过,谈间可解忧。
致疏君未肯,得此我何由。
语到君房妙,诗同客子游。
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节日里能够相聚,交谈之中可以解忧。
致使那位疏远的君子未曾肯来,得到这样的机会我又能如何呢?
谈话中提到你房中的美妙,诗歌与朋友的游玩依然相伴。
一旦从白头到老,纵使万里也能封侯。

注释:

  • 节里:指的是节日或特定的日子。
  • 相过:相聚、见面。
  • 解忧:解除忧愁。
  • 致疏:指致使疏远。
  • 君房:指对方的居所。
  • :美妙、精彩。
  • 诗同客子游:诗歌和朋友一起游玩,指诗歌与交游的乐趣相伴。
  • 白首:指白发老年,象征长久的陪伴。
  • 封侯:封为侯爵,指获得高官厚禄。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显著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节里能相过”反映了古人重视节日团聚的文化价值,而“白首”与“封侯”则暗示了对长久关系和地位上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致道,号天池,宋代人,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沉稳,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为古代传统节日,寓意长寿和团圆,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节日相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节里能相过,谈间可解忧”表达了节日聚会的愉悦和交流所带来的心理慰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接下来的“致疏君未肯,得此我何由”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表明与某位朋友的疏远,让人感到遗憾。接着,诗人提到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美好,既有对话的趣味,也有游玩的乐趣,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则是对长久友谊的期许,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感慨,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节里能相过:在节日里能够相聚,表达了相聚的期待。
    2. 谈间可解忧:通过交谈可以消除忧愁,体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3. 致疏君未肯:对某位朋友的疏远感到无奈。
    4. 得此我何由:获得相聚的机会有多么难得。
    5. 语到君房妙:提到朋友的居所,反映对其生活的关注。
    6. 诗同客子游:与朋友游玩时共作诗,体现生活的乐趣。
    7. 一经从白首:期待长久的友谊,伴随到老。
    8. 万里有封侯:无论距离多远,依然希望能有成就。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如“节里能相过,谈间可解忧”展示了节日的愉悦和交谈的乐趣。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长久相聚的期望,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节日:象征欢乐与团圆。
  • 友人:代表温情与支持。
  • 白首:象征长久的陪伴与深厚的情感。
  • 封侯:象征地位与成就,反映人生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的珍贵
    • B. 个人成就
    • C. 自然景色
  2. 诗中提到的“白首”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
    • B. 长久的陪伴
    • C. 短暂的相聚
  3. 诗人对哪位朋友感到失落?

    • A. 朋友常来
    • B. 君房未肯
    • C. 不知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思念,与陈师道的《九月九日魏衍见过》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前者更显忧虑,后者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期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赠梅公明诗 题先天观图 题俞氏看雨轩 秋雁 丑奴儿 梁三朝雅乐歌 胤雅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侍游方山应诏诗 登高望春诗 八咏诗 会圃临春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冁然一笑 暑来寒往 唇红齿白 虎狼之国 王字旁的字 一花独放 咫开头的成语 有所为而为 乙字旁的字 诡计多端 钟相杨么起义 鼎娥 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巂周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