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2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3:25
晋刺客不杀朝服臣,
唐刺客不杀寝苫人。
淮南刺客不杀幕府宾,
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
呜呼,枭颢首,轘纪胸,
淮南刺客可无功?
晋朝的刺客不杀穿着朝服的官员,
唐朝的刺客不杀正在睡觉的人。
淮南的刺客不杀在幕府中做客的宾客,
唉,这些人,都是磊落的天下士人。
呜呼,枭杀了张颢的首级,
轘杀了纪的胸膛,
淮南的刺客难道就没有功劳?
杨维桢,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上常带有讽刺和批判的色彩。他常以刺客形象象征士人的忠诚与理想。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刺客行为不仅是对权力的挑战,也反映了士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刺客的行为变得复杂,既有忠臣义士的情怀,也有对权力的不屑。
《张颢刺客》以刺客为主题,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刺客行为的描绘,揭示了士人对于忠义的坚持与对权力的反叛。诗中开头通过对比不同朝代刺客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对士人道德底线的思考。晋、唐、淮南的刺客均有不杀无辜的高尚情操,这种道德规范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
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张颢和纪这两位被杀的刺客,似乎在表达一种悲叹与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叹息刺客的命运,更是在对社会现状的深思。淮南刺客虽未能立功,但对他们的忠诚和理想并未消失,这种情感的冲突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对忠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是对士人精神的一种呼唤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出士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通过刺客这一形象,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道德信仰的坚持。
诗词测试:
选择题:晋刺客不杀什么人?
A. 官员
B. 一般百姓
C. 小孩
D. 老人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刺客都遵循杀无辜的道德规范。
对 / 错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淮南刺客”可无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