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沈振伯

《赠沈振伯》

时间: 2025-07-27 22:00:42

诗句

篱门小筑绝追攀,慷慨悲歌《行路难》。

玉洞寻仙终是幻,且来萧寺一盘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0:42

原文展示:

赠沈振伯
作者: 济乘 〔清代〕

篱门小筑绝追攀,
慷慨悲歌行路难。
玉洞寻仙终是幻,
且来萧寺一盘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追求仙道的无奈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称篱笆小屋中不再有追逐攀登的欲望,感慨行路艰难,生命如同悲歌。寻求仙人之境的幻梦终究是虚无的,不如在萧寺中停留片刻,享受当下的宁静。

注释:

  • 篱门:指用篱笆做的门,这里象征简陋的居所。
  • 小筑:小房子,表示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追攀:追求攀登,指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慷慨悲歌:用慷慨激昂的歌曲表达悲伤,形容对人生的无奈。
  • 玉洞: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与幻想的境界。
  • 萧寺:一座清幽的寺庙,象征宁静与祥和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寻仙:寻求超脱世俗的仙人,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萧寺:多指与隐逸生活相关的场所,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济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生活后,感慨人生之路的坎坷与追求理想的无奈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开篇以“篱门小筑”引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示了诗人生活的朴素与简陋,隐含了对追求虚幻理想的放弃。接着,诗人用“慷慨悲歌行路难”来表达自己对人生艰辛的感慨,显示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第三句“玉洞寻仙终是幻”则传达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诗人意识到追求的仙境其实是虚妄的,最终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且来萧寺一盘桓”则表明诗人选择在寺庙中停留,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慰。整首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与接受,既有悲伤又有豁达,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门小筑绝追攀”:表达了诗人对攀登高峰理想的放弃,选择了简单的生活。
  2. “慷慨悲歌行路难”:通过音乐的表现,抒发了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
  3. “玉洞寻仙终是幻”:揭示了追求理想中幻影的本质,反映了现实与幻想的冲突。
  4. “且来萧寺一盘桓”:呼唤心灵的归宿,寻找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洞”比作理想,强调其虚幻。
  • 对仗:如“慷慨悲歌”,形成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呼唤人们珍视当下的生活,接受生命的艰难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门: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玉洞:象征理想与幻想。
  • 萧寺: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洞”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幻影
    C. 乡村生活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接受现实
    C. 逃避生活

  3. “慷慨悲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无奈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而济乘的《赠沈振伯》则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凄凉犯 凄凉犯 漓江泛舟欲访李晋王遗迹未得遇雨归时天尽墨矣 凄凉犯 墨梅 凄凉犯 己未除夕 凄凉犯·重台水仙 惜红衣 车过润州,渚莲凋谢,用白石均 惜红衣 惜红衣·用白石体题吴湖帆所藏七姬权厝志旧拓 惜红衣 惜红衣 其二 入楚不成,羁滞宁垣,心魂依黯,更成此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缇羪 专史 百依百从 斤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冰清玉润 寸字旁的字 霜信 卝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告至 包含盔的词语有哪些 真人真事 殷殷垂念 寒心酸鼻 偏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