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3:35
忆秦娥·山重叠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这首词描绘了重叠的山峦,悬崖似乎裂开了一线天空。碑石上有残缺的铭文,上面长满了苔藓。风声如雷,仿佛敲击着金属,潭底阴暗,隐藏着蛟龙的巢穴。蛟龙的巢穴中,兴亡的景象尽收眼底,仿佛回到了昔日的明月之下。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柳泉,清代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在清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忆秦娥·山重叠》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思考,体现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与对过往的追忆。
这首词以“山重叠”开篇,给人以层峦叠嶂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远的氛围。词中通过描绘悬崖、碑石、苔痕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荒凉。尤其是“风声雷动鸣金铁”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风的力量与自然的无情,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与兴亡的无奈。
“阴森潭底蛟龙窟”的意象则暗示着未知与潜在的危险,蛟龙象征着力量与变化,反映出人们对历史波动的担忧。最后一句“兴亡满眼,旧时明月”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相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纳兰性德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思索,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
A. 平静
B. 力量与变化
C. 旧时的明月
D. 山峦
“阴森潭底蛟龙窟”中的“阴森”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明亮
B. 温暖
C. 黑暗而恐怖
D. 清新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旧与感慨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