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5:24
征西旧卒
作者: 许浑 〔唐代〕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
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曾经年轻勇猛的士兵,他在边疆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直至体力耗尽。虽然他的功勋被上级所赏识,但边防的生活依然艰难。清晨的微风中,他听到了哨角的声响,而残月依偎在营门之上。他自言自语,虽然曾想轻松度日,但身上的金疮却留下了旧伤痕,暗示着他曾经的战斗经历。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0-850年),字子远,号季子,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边塞和咏怀类的诗作。
创作背景:
《征西旧卒》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乱时期,反映了当时士兵的艰辛生活和对荣誉与生命的思考。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许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敬意和对战争带来的伤痛的深刻理解。
《征西旧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边塞诗,透过一位退役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诗人在第一句中提到“少年乘勇气”,将士兵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经过多次战斗,体力的消耗和心理的疲惫都显现无遗。诗中提到“力尽边城难”,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描述,更是对精神状态的反映,边关的艰辛与孤独让人倍感沉重。
通过“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士兵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士兵自我反省的声音,虽然他曾想过轻松的生活,但无情的伤痕却提醒着他,战争的痕迹是无法抹去的。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共鸣,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战争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士兵的个人经历,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士兵的无奈,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乌孙”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西域民族
C. 蒙古族
D. 满族
诗句“力尽边城难”意指什么?
A. 边城的繁华
B. 战斗的艰辛
C. 士兵的荣耀
D. 上将的恩惠
诗中提到的“金疮”象征着?
A. 富贵
B. 战斗的伤痛
C. 时光的流逝
D. 青春的梦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