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许浑秀才

《寄许浑秀才》

时间: 2025-07-27 08:07:07

诗句

万木惊秋叶渐稀,静探造化见玄机。

眼前谁悟先天理,

去后还知今日非。

树拥秣陵千嶂合,云开萧寺一僧归。

汉廷累下征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7:07

原文展示

万木惊秋叶渐稀,静探造化见玄机。
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
树拥秣陵千嶂合,云开萧寺一僧归。
汉廷累下征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惊悸中,万木的叶子渐渐稀疏,静静地观察自然的变化,领悟其中的奥妙。眼前有谁能领悟那先天的道理?未来的事情,又能有多少人知道今天的非?树木环绕着秣陵,千山汇聚在一起,云层散开,萧寺中一位僧人回归。汉朝的皇帝多次下诏征求贤才,却没有准许严陵的老钓者去钓鱼。

注释

  • 万木:形容众多的树木。
  • 惊秋:指秋天来临时的景象,令人震惊或感慨。
  • 造化:自然界的变化,常指自然的奥秘。
  • 先天理:先天的道理或法则。
  • 秣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 萧寺:指一种清静的寺庙。
  • 汉廷:指汉朝的朝廷。
  • 征贤诏:征召贤能的诏书。
  • 严陵:古代地名,今江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尧藩(公元810年-865年),字子长,号亦山,唐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们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与理想追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许浑秀才》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殷尧藩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奥秘的思考。开篇“万木惊秋叶渐稀”,以秋天的景象引入,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静探造化见玄机”,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探究,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两句,表达了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深刻反思。人们常常无法理解生活的真谛,而未来的事情则更是难以预知。诗人在此不仅在探讨自然法则,也在引申至人生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思索。

后两句则转向具体的场景描绘,描写树木围绕秣陵,云开萧寺,一位僧人归来,构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似乎暗示着回归自然的理想。而“汉廷累下征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则转向现实,表现了士人面临的困境,尽管朝廷多次征求贤才,但仍未能允许老者去追求自己的渔乐,反映了士人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哲思之间,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自然的喜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木惊秋叶渐稀:描绘秋天来临,树木的叶子逐渐变得稀少,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2. 静探造化见玄机:静静地观察自然,试图领悟其奥妙,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思考。
  3. 眼前谁悟先天理:在此时此刻,有谁能领悟到先天的道理?
  4. 去后还知今日非:未来的事情,谁能知道今天的判断是否正确?
  5. 树拥秣陵千嶂合:描绘树木环绕的秣陵,千山汇聚的壮丽景象。
  6. 云开萧寺一僧归:云层散开,寺庙宁静,一位僧人归来,暗示归隐的理想。
  7. 汉廷累下征贤诏:汉朝多次下诏征召贤才。
  8. 未许严陵老钓矶:却未能允许严陵的老人去追寻自己的钓鱼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变化比作人生的无常,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眼前谁悟先天理,去后还知今日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树、云、寺庙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象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生哲理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树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美丽。
  • 僧人:象征着归隐与内心的宁静。
  • 汉廷:象征着权力与现实的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木”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严陵老钓矶”暗示了什么?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C. 对金钱的渴求
    • D. 对名利的追逐
  3. 诗中“谁悟先天理”表明了什么?

    • A. 人对真理的追求
    • B. 人对财富的渴望
    • C. 人对权力的向往
    • D. 人对名声的追逐

答案

  1. C. 秋
  2.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3. A. 人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寄许浑秀才》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理想的追求,但《春望》更多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寄许浑秀才》则着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宿隐静寺上人 送韩评事(一作韩评事别业) 赠厉玄侍御 赠道人(一作赠李道士) 赠神遘上人 同徐处士秋怀少室旧居(一作秋日同朱庆馀怀少室旧隐) 秋晚归庐山留别道友 晚题江馆(一作晚秋江馆书事寄姚郎中) 投江州张郎中 寄宁海李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挺的词语有哪些 不齿 畜妻养子 匕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前言 衣字旁的字 如鼓琴瑟 移孝作忠 血肉模糊 包含债的成语 丰姿冶丽 掩恶扬善 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论谥 昭然可见 兀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