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崔珦入朝

《送崔珦入朝》

时间: 2025-07-27 08:23:08

诗句

书剑功迟白发新,强登萧寺送归秦。

月斜松桂倚高阁,明夜江南江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3:08

原文展示:

送崔珦入朝
作者: 许浑 〔唐代〕

书剑功迟白发新,
强登萧寺送归秦。
月斜松桂倚高阁,
明夜江南江北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崔珦入朝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的书剑功夫已显迟缓,白发新生;在萧寺强行登高,送别崔珦回到秦地。夜晚的月亮斜挂,松树和桂树依偎着高阁,明天夜晚,江南和江北的人都将相见。

注释:

  • 书剑功迟:指的是诗人年轻时的剑术和书法技艺已不如从前,白发新生,暗示年华已逝。
  • 强登萧寺:萧寺是指一处寺庙,强行登上寺庙以送别好友,表现了诗人的执着和情谊。
  • 月斜松桂: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斜照,松树和桂树依偎在高阁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明夜江南江北人:暗示未来将有更多的相聚,江南和江北的朋友们也将相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渊,号天池,唐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纷纷入朝为官之时,诗人以送别好友崔珦的场景为引,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许浑在《送崔珦入朝》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情感真挚而深沉。诗的开头“书剑功迟白发新”,以自我感慨引出送别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接着“强登萧寺送归秦”,则表现了诗人对崔珦的深厚情谊,尽管自己已不再年轻,仍然不遗余力地送别好友。通过描绘“月斜松桂倚高阁”的宁静夜色,诗人营造出一种优雅而 melancholic 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人事如梦,别离总是难免。最后一句“明夜江南江北人”则展现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虽有别离之苦,仍寄托着美好的愿景。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剑功迟白发新:自述技艺不如昔日,年华已逝,白发渐生。
  2. 强登萧寺送归秦:不顾自己年老,登上寺庙,送别崔珦回归故乡。
  3. 月斜松桂倚高阁:描绘月光斜照,松桂依傍高阁的宁静夜景。
  4. 明夜江南江北人:预示明夜将有更多友人相聚,展现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书剑功,暗示一生的经历。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尤其是后两句,形成了自然的对称。
  • 意象:月、松、桂、阁,构成了清幽宁静的意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剑:象征文人的才华和理想。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松桂:象征高洁、长青的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 高阁: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书剑功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感慨
    • C. 忧愁
  2. “月斜松桂倚高阁”中的“倚”字可以理解为?

    • A. 依靠
    • B. 依偎
    • C. 依赖
  3. 诗人送别的对象是谁?

    • A. 崔珦
    • B. 白发
    • C. 江南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许浑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许浑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九日示寿隆 其二 九日登罗浮虾蟆峰 九日即事 九日登山亭会饮 九日同李伯开吴侯履集越山迟子建不至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六 九日 九日柬崔俞飏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九日龙华阁寄永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眉笑眼开 雄盛 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哭眼抹泪 王字旁的字 包含怠的成语 糟改 失张失致 卜字旁的字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 旨趣 吾科 通儒硕学 腹开头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浓福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