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六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六》

时间: 2025-05-01 03:47:03

诗句

山庐好,夜夜听虫忙。

织布居先经布后,发声始短继声长。

肇锡合名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7:03

原文展示:

山庐好,夜夜听虫忙。
织布居先经布后,发声始短继声长。
肇锡合名娘。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中的小屋真好,夜晚我总能听到忙碌的虫鸣。
织布的声音先是短暂,接着又变得悠长。
这就是起源于锡的名叫“娘”。

注释:

  • 山庐:指山中的小屋或住所,表示一种幽静、恬淡的生活环境。
  • 夜夜:每晚,强调时间的持续性。
  • 虫忙:指夜晚虫子叫得很忙,形象地描绘出夜的生机。
  • 织布:指织布的过程,暗示生活的劳动与忙碌。
  • 发声始短继声长:织布时发出的声音,先是短促,后是悠长,描绘声音的变化。
  • 肇锡合名娘: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女子,名字中有“锡”字,含义不明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约1680-1750),清代诗人,字佩玖,号云舫,擅长诗词,尤以五言绝句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望江南六十四阕》为高燮的一组词作,创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此阕诗作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和谐的山中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宁静。开头“山庐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居所的喜爱,接着“夜夜听虫忙”则通过对夜虫鸣叫的描绘,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虫鸣的声响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体现出宁静的乡村生活。

“织布居先经布后”,诗人在此提到织布的细致过程,表现了劳动的美感。声响的变化,短促而后长久,象征着生活的节奏与变化,映衬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最后一句“肇锡合名娘”则引入了一个特定的形象,可能是对某位女子的怀念或寄托,是诗中情感的升华。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劳动的尊重,体现了高燮作为诗人的深刻观察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庐好:开篇直接点明诗人对山中小屋的喜爱,给人以温馨的感受。
  • 夜夜听虫忙:通过听虫鸣表现夜晚的生动,暗示生命的多样性。
  • 织布居先经布后:描绘了织布的工艺,反映了生活的节奏与变化。
  • 发声始短继声长:声音的变化象征着生活的延续与韵律。
  • 肇锡合名娘:可能是对某个女子的赞美,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虫鸣比作夜晚的乐曲,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虫子在夜间“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与生命。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色描绘与生活细节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劳动的尊重,传达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庐:象征自然与宁静的居所。
  • 虫鸣:生命的象征,体现了夜的活力。
  • 织布:象征劳动,反映生活的真谛。
  • 名娘:可能象征美好的人物或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庐”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小屋
    B. 城市的高楼
    C. 海边的别墅
    D. 乡间的草堂

  2. 诗中“夜夜听虫忙”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夜晚的寂静
    B. 夜晚的生机
    C. 夜晚的孤独
    D. 夜晚的喧闹

  3. 诗中提到的“织布”的声音有何特点? A. 一直短促
    B. 先短后长
    C. 一直悠长
    D. 没有声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更侧重于思乡情感。
  • 王维《山中杂诗》:表现了山中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之美,主题与高燮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至温州 至吉州第八十 正月十三日 镇江之战第十八 真州杂赋 真州杂赋 真州杂赋 真州杂赋 赵大监时赏第一百一十九 赵倅昴发第四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倾身营救 立字旁的字 一天一地 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节食省衣 焚烧 付账 裘弊金尽 绞丝旁的字 是则是 鼠字旁的字 革图易虑 户字头的字 如鸟兽散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言字旁的字 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