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15
问春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今岁春归不小心,
合将消息报园林。
苏公堤上千株柳,
二月犹悭半缕金。
全诗翻译:
今年的春天来得不太小心,
所以特意把这个消息告诉园林。
苏公堤上的千株柳树,
到二月还舍不得送出一缕金色的阳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苏公堤”是指苏州的一条著名堤岸,因苏东坡(苏公)而得名,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生机。诗中提到的柳树,常常与春天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出生于江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是春天的景象。杨万里还以其豪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季后,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也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问春二首”中,杨万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今岁春归不小心”,似乎在说春天的到来匆忙而不够细致,隐含着对春天无尽的期盼和珍惜。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合将消息报园林”的表达,传达了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宣告。
接下来的“苏公堤上千株柳”,描绘了春日苏公堤的景象,千株柳树在春风中摇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最后一句“二月犹悭半缕金”则带有一丝惆怅,二月的阳光似乎还不够,给人一种春光未尽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巧妙地运用了春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公堤”是指哪个地方?
A. 北京
B. 苏州
C. 杭州
D. 南京
“二月犹悭半缕金”中的“犹悭”意思是?
A. 仍然舍不得
B. 早已送出
C. 期待已久
D. 感到满足
诗人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失望
B. 对生命的珍惜
C. 对冬天的怀念
D. 对自然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杨万里的诗歌更侧重于对春天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表达,而王安石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两者皆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