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33
临江仙
作者: 沈鹊应 〔清代〕
屋上斜阳墙上草,晚来相映清幽。
小窗频倚独凝眸。
角声欲断,呜咽总添愁。
双鲤不来音信杳,恼人欲说还休。
春秋佳日去难留。
离情一缕,随水去悠悠。
屋顶上斜斜的阳光照在墙上的青草上,傍晚时分,二者互相映衬,显得格外清幽。我常常倚靠着小窗,独自凝视远方。耳边的角声似乎要断了,却总是呜咽着,愈加添增我的愁苦。双鲤(信使)不来,音信全无,让我心烦意乱,想要倾诉却又忍住不说。春秋的美好时光总是难以留住,离别的情感如同一缕轻烟,随水悠悠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角声”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凄凉的气氛,意在表现离愁别绪。双鲤信使的典故则反映了古人对通信的期待与无奈,常用以描述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沈鹊应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沈鹊应的某个孤独的黄昏,表现了他对离别之情的深刻体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脆弱。
《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篇,斜阳与墙上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清幽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黄昏。随着小窗前的独自凝视,诗人不仅在观察外界,更在进行内心的反思和情感的发泄。角声的呜咽与愁苦相连,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
而双鲤不来的意象,象征着期待和失落,表现出诗人对音信的渴望与无奈。春秋佳日的流逝,更加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伤感。最后,离情如一缕轻烟,随水而去,给人一种无可挽回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美好时光和人际关系的珍惜与感慨,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无奈,突显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离情”指的是什么?
“双鲤不来”中的双鲤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哪个时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临江仙》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均表达了对于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江城子》更侧重于英雄气概和壮志未酬的情怀,而《临江仙》则更为细腻,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