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祁门道中即事

《祁门道中即事》

时间: 2025-04-22 03:00:53

诗句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

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00:53

原文展示:

祁门道中即事 曹彦约 〔宋代〕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 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祁门道中即兴创作的诗,描述了麦子成熟和桑树发芽的景象,以及山间草色和官道柳丝引发的遥远梦魂和长长心绪。

注释: 字词注释:

  • 饼饵:指麦子制成的食物。
  • 商量:此处指麦子成熟的样子。
  • 全孕麦:指麦子完全成熟。
  • 消息:此处指桑树发芽的迹象。
  • 半芽桑:指桑树刚刚开始发芽。
  • 山堂:山中的居所。
  • 梦魂远:形容思绪或梦境遥远。
  • 官路:官方修筑的道路。
  • 柳丝:柳树的枝条。
  • 心绪长:形容心情或思绪绵长。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行经祁门道时,被沿途的自然景色所触动,即兴创作而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麦子和桑树的描绘,展现了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首句“饼饵商量全孕麦”,以麦子的成熟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次句“衣裳消息半芽桑”,则通过桑树的发芽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后两句“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则通过山间草色和官道柳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梦魂的向往和对漫长心绪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饼饵商量全孕麦”描绘了麦子成熟的景象,用“商量”形容麦子的成熟状态,形象生动。
  • 次句“衣裳消息半芽桑”,以“消息”形容桑树发芽的迹象,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 后两句通过“山堂草色梦魂远”和“官路柳丝心绪长”,分别表达了作者对遥远梦魂的向往和对漫长心绪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饼饵商量”比喻麦子成熟的样子。
  • 拟人:如“商量”和“消息”赋予麦子和桑树以人的行为特征。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如“全孕麦”与“半芽桑”,“梦魂远”与“心绪长”。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远方梦魂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子:象征丰收和喜悦。
  • 桑树:象征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
  • 山堂草色:象征遥远梦魂的向往。
  • 官路柳丝:象征漫长心绪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饼饵商量全孕麦”中的“商量”指的是什么? A. 麦子成熟的样子 B. 麦子发芽的样子 C. 麦子被收割的样子 答案:A

  2. 诗中“衣裳消息半芽桑”中的“消息”指的是什么? A. 桑树发芽的迹象 B. 桑树被采摘的迹象 C. 桑树成熟的迹象 答案:A

  3. 诗中“山堂草色梦魂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B. 对遥远梦魂的向往 C. 对丰收喜悦的期待 答案:B

  4. 诗中“官路柳丝心绪长”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B. 对遥远梦魂的向往 C. 对漫长心绪的感慨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间秋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彦约的《祁门道中即事》更注重对季节变迁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整体把握和意境的营造。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曹彦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彦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词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曹彦约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叹流水二首 春江恨别 为人感赠 夏日题远公北阁 冬日庙中书事呈栖白上人 渡江有感 汴河 秋日留题蒋亭 东归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舌长事多 倚此为命 恶谈 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献 己字旁的字 烹庖 门洞儿 手字旁的字 偏险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草满囹圄 見字旁的字 安堵如常 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