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2:14
水龙吟 城上看桃花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花光扑上春城,曈昽直把人衣染。
家家百舌,年年三月,桃花满店。
谁酿梨云,更搀柳浪,倍添伊艳。
算那家映水开偏好,胭脂一院门长掩。
城下绿芜如毯。不禁风酒旗轻飐。
也应明日,再来寻处,落红万点。
嘱付花铃,忍令一片,顿随春减。
恰墙头几朵,含情送客,暗颓娇脸。
春天的阳光洒满了这座城市,桃花的颜色仿佛染上了人的衣裳。每家每户都在喧闹,三月的桃花依旧盛满了商店。谁在酿造那如梨花般的云朵,更添柳树的轻盈,桃花的美丽倍加显现。哪一户人家映水而开,桃花更是娇艳,院门长久紧闭。城下的绿草如毯,微风轻轻拂动酒旗。明天再来这里,落红将会满地。嘱托花铃,不要让一片花瓣轻易随春而减。墙头的几朵桃花,含情送别客人,暗自显露出娇羞的神情。
桃花常象征春天和美丽,古诗中常以桃花比喻女子的娇美。此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桃花,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维崧(约1620-1690),字介石,号松江,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美和人情美,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桃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此美景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水龙吟 城上看桃花》是一首描写春日桃花盛景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花光扑上春城”,首先用“光”字渲染了春日的明媚,接着“曈昽直把人衣染”则描绘了桃花的娇艳与热烈,仿佛连衣裳都被染上了桃花的颜色,令人沉醉。接下来的“家家百舌,年年三月”展现了春天的热闹景象,诗人将春天的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营造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氛围。
然后,诗人转而描写桃花的美丽:“谁酿梨云,更搀柳浪,倍添伊艳。”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桃花与其他花卉相互映衬,体现了桃花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城下的绿草如毯,酒旗轻飏,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欢畅。
最后几句则是惜别之情的流露,“落红万点”暗示着桃花的凋零,喻示着春天的短暂,诗人以“含情送客”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以春天的桃花为主题,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以及对朋友的珍惜与惜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花光扑上春城”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A. 花的颜色
B. 阳光的明亮
C. 城市的灯光
“家家百舌”的意思是?
A. 每家都有百舌鸟
B. 每家都在喧闹
C. 每家都没有人声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写秋天的景色
B. 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惜别之情
C. 描述冬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