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敬和还家

《又敬和还家》

时间: 2025-05-06 18:28:23

诗句

丧空知似狗,生子望如狼。

过尽灯花影,空余汗竹香。

菊肥人自瘦,发短虑何长。

霜蟹新篘酒,由来苦易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8:23

原文展示:

丧空知似狗,生子望如狼。
过尽灯花影,空余汗竹香。
菊肥人自瘦,发短虑何长。
霜蟹新篘酒,由来苦易忘。

白话文翻译:

失去的东西就像狗一样令人心痛,生下的孩子却像狼一样令人渴望。
灯下的花影渐渐消逝,留下的只是竹子上丝丝的香气。
菊花虽丰腴,人却自己消瘦;头发短了,思虑却为何不长。
新鲜的霜蟹搭配着新酿的酒,原本苦涩的事情容易被遗忘。

注释:

  • 丧空:丧失、空虚,形容失去东西后的悲痛。
  • 生子:生孩子,期待后代的出生。
  • 灯花影:灯下花的影子,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汗竹香:竹子上蒸发的香气,描绘出一种淡淡的清香。
  • 菊肥人自瘦:菊花丰腴但人却消瘦,暗示生活的苦涩。
  • 霜蟹:秋冬季节捕捞的蟹,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美食的享受。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丧空”与“生子”,可以引申为人生的苦乐交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古诗中常用动物比喻人性,狗和狼分别象征着失落与渴望,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字希声,号穷霞,晚号陶山。生平经历坎坷,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原因多次遭贬,生活经历使其作品常带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生活的苦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洪咨夔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失落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失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又敬和还家》是一首通过对比与意象描绘,表达了个人对生活苦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丧空知似狗,生子望如狼”开篇,便以强烈的对比引出主题:失去与渴望之间的矛盾。狗通常代表着失落与悲伤,而狼则象征着渴望与追求,这种动物意象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过尽灯花影,空余汗竹香”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灯下花的影子象征着美好的瞬间,而“空余”的竹香则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此处通过细腻的感官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菊肥人自瘦,发短虑何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菊花的丰腴与人的消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生活的艰辛。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展现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霜蟹新篘酒,由来苦易忘”,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虽然生活中有许多苦涩,但也有美好的时刻,像是新鲜的蟹与酒,带来短暂的欢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洪咨夔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丧空知似狗:失去的感觉让人感到空虚,像狗一样悲哀。
  2. 生子望如狼:生孩子的期待却如狼一般强烈,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
  3. 过尽灯花影:灯下的花影渐渐消逝,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4. 空余汗竹香:留下的只是竹子的清香,表现出失去后的空虚。
  5. 菊肥人自瘦:菊花丰腴但人却消瘦,反映生活的艰辛。
  6. 发短虑何长:短发象征生活的变化,思虑却难以释怀。
  7. 霜蟹新篘酒:新鲜的霜蟹与新酿的酒,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苦涩。
  8. 由来苦易忘:虽然有苦涩的经历,但也容易被遗忘。

修辞手法:

  • 对比:如“丧空”与“生子”的对比,突出人生的矛盾。
  • 比喻:将情感与动物相联系,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意象:如“灯花影”、“汗竹香”等意象,营造出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失去与渴望”的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苦乐交织的复杂性。诗人试图在失落中找到希望,在苦涩中寻求快乐,传达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狗与狼:象征失落与渴望,反映人性的复杂。
  • 灯花影:象征美好的瞬间与生命的短暂。
  • 菊花与人:表现生活的艰辛与人自我的挣扎。
  • 霜蟹与酒:象征生活的美好与苦涩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丧空知似狗”中的“丧空”指什么?

    • A. 失去的感觉
    • B. 快乐的心情
    • C. 期待的希望
  2. “菊肥人自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生活的富裕
    • B. 生活的艰辛
    • C. 生活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霜蟹新篘酒”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苦涩
    • B. 生活的美好
    • C. 生活的无常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洪咨夔与李清照的作品,洪的《又敬和还家》更侧重于对失落与希望的思考,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美学与意象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李五已山 声声慢 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 六铢五首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十一 陈徵君继儒 閒居 述旧 泊富阳程明府招饮山亭 春日舟行四首 其二 偶遇省参白辅之辅之与之偕行因出中秋诗倚韵奉答 富春新创关将军庙成吴子中携卷索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曩旧 时不可失 爻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不吃烟火食 王字旁的字 不遑启处 课材 蝉纱 衣字旁的字 全躯保妻子 买菜 事书 倚门献笑 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