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42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
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
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上方的僧人又开始敲响清脆的磬声,晨曦初现,林间的声音传来。
我在黑暗的灯光下吟唱,感觉到清晨的苦涩,露珠滴落在稀疏的秋草上。
旧居山中常常梦到,流水轻轻送走我心中的忧愁。
我寄居在寺庙中想要度过岁月,但感到惭愧的是没有亲友的信件来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寄居于云门寺期间,表达了他在孤独、愁苦中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多数人流浪寄居的现象。
《云门寺》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清晨的景象、僧人的敲磬声,勾勒出一幅宁静却又令人心生惆怅的画面。开篇的“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独的气氛,晨曦和清磬声相伴,给人以一种内心的宁静,但又伴随着诗人内心的苦涩和忧愁。接下来的“吟苦晓灯暗”,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在孤寂中吟唱的苦楚,反映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一句,诗人通过梦境与流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心中愁苦的流逝。最后两句“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惭愧,虽然身居寺庙,心中却没有亲友的音信,增添了诗的哀伤色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切感受,反映了他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吟苦晓灯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流水送愁馀”中的“流水”象征了什么?
诗人寄居在寺庙中感到惭愧,主要是因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杜甫的诗更为直白和深沉,而刘得仁的《云门寺》则通过清晨的意象和僧人的活动,渲染出一种隐秘而细腻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