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9
眼中残霸西郊路,宣华梦空铜辇。
儒有操椎,郎能发冢,零落玉凫金盌。
年年麦饭。问苔卧麒麟,遗民谁见。
砍尽冬青,野台月黑饿鸱怨。
匆匆十国换了,夕阳禾黍地,梼杌徵遍。
草昧英雄,寻常巷陌,争似惠陵遗殿。
灵旗暮捲。走伏腊村翁,尚馀芳荐。
太息侵堧,瓦旁苍鼠窜。
在眼中只剩下西郊的残破道路,宣华的梦已经空无一物,铜辇早已无用。
儒生有着高洁的操守,年轻人能在古冢中发掘历史,零落的玉凫和金盌已不再闪耀。
年复一年,只能吃着麦饭。问那苔藓上卧着的麒麟,遗民们又有谁见过?
冬青树被砍尽,黑夜中的野台上,饥饿的鸱鸮在怨恨。
匆匆之间,十国已更替,夕阳照在禾黍的田野上,梼杌的亡灵随处可见。
那些草莽中的英雄,在寻常的巷陌中,怎能比得上惠陵的遗殿?
灵旗在黄昏中被卷起,走出村庄的老翁,仍旧留有芳香的祭品。
不禁叹息,蚕食田园,瓦旁的苍鼠窜逃。
作者介绍:庞俊,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壬午年,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故国的回忆与现实的叹息,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状的无奈。
《台城路》通过对西郊道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力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宣华梦空铜辇”象征着昔日的辉煌已成空梦,而“冬青被砍尽”则反映了对自然和历史的破坏。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描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望。
诗中提到的“遗民”与“英雄”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那些曾经的英雄如今在寻常巷陌中迷失,而惠陵的遗殿则象征着历史的荣耀与现实的对比,令人感伤。不仅如此,诗人对老翁与苍鼠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沉痛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哀叹,揭示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宣华”象征了什么?
A. 富贵的梦
B. 平常的生活
C. 自然的美
“十国换了”指的是?
A. 一个国家的更替
B.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C. 社会的安定
“苔卧麒麟”意指?
A. 物华天宝
B. 遗民的悲哀
C. 生活的贫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