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1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
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雕刻的弓箭封存了旧日的国家,黑色的弦继承了前辈的功业。
十年间镇守南方的雍州,九次奉命担任司空。
池台上的欢乐事已尽,箫鼓声中葬礼显得雄伟。
一代英豪的气概,仿佛在清晨的白杨风中散去。
阴山的贵公子,来安葬于五陵的西边。
前马悲伤无主,依然带着北风的嘶鸣。
汉水与晋山的郭,襄阳的白铜鞮。
至今留有遗爱,日暮时分让人感到凄凉。
刘禹锡,字梦得,号陆鸥,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身处动荡的时代,他的诗往往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是为悼念已故的燕国公而作,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这首挽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刘禹锡对已故燕国公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雕弓封旧国”引入,既表明了燕国公的荣耀与功勋,也暗示了他所代表的旧时代的消逝。接着,诗人通过回顾燕国公的任职经历和功业,表现出对其忠诚与贡献的赞美。
在“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中,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从欢乐到悲哀的转变,突显了生死无常的道理。尤其是“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逝者无复的悲哀,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运用了许多优美的修辞手法,使得悼念的情感更加深刻。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不仅缅怀了故人,也引发了对生命、荣誉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逝者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感慨,表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递了生死无常、荣华富贵终将消逝的哲理。
诗中“雕弓”象征什么?
A. 武器的荣耀
B. 个人的悲哀
C. 时间的流逝
“池台乐事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逝去的美好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阴山贵公子”暗示了什么?
A. 高贵的身份
B. 贫贱的出身
C. 普通人的遭遇
对比刘禹锡的挽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逝去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强调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刘禹锡则更加关注于个人的荣耀与遗憾。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