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5-01 03:19:51

诗句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1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原文展示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
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白话文翻译

雕刻的弓箭封存了旧日的国家,黑色的弦继承了前辈的功业。
十年间镇守南方的雍州,九次奉命担任司空。
池台上的欢乐事已尽,箫鼓声中葬礼显得雄伟。
一代英豪的气概,仿佛在清晨的白杨风中散去。
阴山的贵公子,来安葬于五陵的西边。
前马悲伤无主,依然带着北风的嘶鸣。
汉水与晋山的郭,襄阳的白铜鞮。
至今留有遗爱,日暮时分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 雕弓:雕刻精美的弓,象征着武器和荣耀。
  • 黑弰:黑色的弦,代表着继承和延续。
  • 十年镇南雍:指在南方的雍州任职十年,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
  • 司空:古代官职,掌管地方事务,象征权力。
  • 箫鼓:古代乐器,葬礼上使用,象征哀悼。
  • 英豪气:一代英雄的气概。
  • 阴山贵公子:指高贵的公子,象征身份的高贵。
  • 五陵:古代帝王和名将的墓地,象征荣耀与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陆鸥,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身处动荡的时代,他的诗往往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是为悼念已故的燕国公而作,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挽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刘禹锡对已故燕国公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雕弓封旧国”引入,既表明了燕国公的荣耀与功勋,也暗示了他所代表的旧时代的消逝。接着,诗人通过回顾燕国公的任职经历和功业,表现出对其忠诚与贡献的赞美。

在“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中,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从欢乐到悲哀的转变,突显了生死无常的道理。尤其是“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逝者无复的悲哀,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运用了许多优美的修辞手法,使得悼念的情感更加深刻。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不仅缅怀了故人,也引发了对生命、荣誉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雕弓封旧国:象征着过去的荣耀与遗产,表明燕国公的成就和身份。
  2. 黑弰继前功:继承了前代的功业与荣耀,强调历史的延续性。
  3. 十年镇南雍:回顾燕国公在南方任职的岁月,表现其忠诚与努力。
  4. 九命作司空: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与成就,象征着权力与责任。
  5. 池台乐事尽:暗示曾经的欢乐已成往事,时光的流逝令人惋惜。
  6. 箫鼓葬仪雄:葬礼的气氛庄重而悲凉,象征着对逝者的敬意。
  7. 一代英豪气:强调燕国公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
  8. 晓散白杨风: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令人思绪飘渺。
  9. 阴山贵公子:暗示身世的高贵,反映出对逝者身份的追忆。
  10. 前马悲无主: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11. 汉水晋山郭:地理意象,暗示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12. 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遗留的爱与记忆,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13. 日暮人凄凄:结尾的凄凉感,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情,如“晓散白杨风”。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如马)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逝者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感慨,表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递了生死无常、荣华富贵终将消逝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雕弓:象征着荣耀与战斗的精神。
  • 黑弰:代表着继承与延续的责任。
  • 箫鼓:象征哀悼与记忆的乐声。
  • 白杨风:自然意象,传递出淡淡的忧伤。
  • 前马:孤独与失落的象征,传递出对逝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雕弓”象征什么? A. 武器的荣耀
    B. 个人的悲哀
    C. 时间的流逝

  2. “池台乐事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逝去的美好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阴山贵公子”暗示了什么? A. 高贵的身份
    B. 贫贱的出身
    C. 普通人的遭遇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赠卫八处士》 -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刘禹锡的挽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逝去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强调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刘禹锡则更加关注于个人的荣耀与遗憾。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会城春游得空字 邻山馆中 大林洞天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二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一 东山霁望 西湖明月引(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洞仙歌(大德壬寅秋送刘春谷学正) 恋绣衾(城南净凉亭赋) 柳梢青(哀二歌者,邓元实同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轻体健 两点水的字 苦海无边 糹字旁的字 例直禁简 平心而论 秃宝盖的字 几字旁的字 震天动地 十死一生 言调 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四山五岳 一无所失 接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