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9:43
《西塞山怀古》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浚的楼船驶下益州,金陵的王气已经暗淡无光。千寻的铁锁沉入江底,一片降幡从石头中升起。人世间几度令人伤感往事?山的形状依旧安卧在寒流之上。从今往后,我将在四海为家,故垒的萧条景象伴随芦荻的秋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要有社会责任感,风格清新洒脱,常常表现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至朗州期间,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萧条,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沉关切。
《西塞山怀古》是刘禹锡反映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全诗以“王浚楼船下益州”开篇,直入主题,通过描写古战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诗中“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无情,沉重的铁锁与轻盈的降幡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昔日辉煌的消逝。
接下来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则在感叹历史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山依旧在,流动的寒水却带走了多少往事。最后两句“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故垒的萧索与芦荻的秋声形成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情感深邃,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慨于一体,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刘禹锡的历史观与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浚”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将领?
“千寻铁锁沈江底”中的“铁锁”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陵王气”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