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韩信庙

《韩信庙》

时间: 2025-05-02 07:58:24

诗句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24

原文展示: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汉初名将韩信的感慨。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改变了历史,但在后来的时代,任何一个登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对立功产生了恐惧,担心自己无法达到韩信的成就。

注释:

  • 将略:指军事战略和战术。
  • 兵机:兵器与军事。
  • 苍黄:指汉代的颜色,象征国家的兴衰。
  • 钟室:古代指代重要的场所或殿堂,这里指的是朝廷。
  • :感叹、叹息。
  • 良弓:指优秀的弓箭,象征有用的军事器械和才能。
  • 登坛者:指那些登上政治、军事舞台的人。
  • 立功:指建立功业或成就。

典故解析: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才能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中提到的“良弓”不仅指军事器械,还隐喻着韩信的卓越才能。此诗反映了对韩信的敬仰,同时也对后来者的压力和恐惧进行了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且擅长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刘禹锡的创作常常与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相结合,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韩信庙》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动乱的时期,诗人通过韩信这一历史人物,反映出对英雄的崇敬及对后人立功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军事和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韩信的形象,展现了历史英雄的伟大与后人所承受的压力。诗的开头两句“将略兵机命世雄”描绘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接着用“苍黄钟室”一词,传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叹,暗示历史的无常和英雄的孤独。最后两句则转向后人,揭示出登上舞台者的焦虑与恐惧,生怕自己无法达到韩信的高度。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全诗在赞美英雄的同时,也带有一丝悲凉,折射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将略兵机命世雄:这句强调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和对历史的影响,表现出对他能力的崇敬。
  • 苍黄钟室叹良弓:通过“苍黄”这一象征,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光辉,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感慨。
  • 遂令后代登坛者:对后人心理的揭示,表现出对立功的恐惧。
  • 每一寻思怕立功:传达了后人对成就的焦虑,反映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韩信比作“良弓”,强调其卓越的才能。
  • 对仗:前后两句意象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象征:苍黄象征国家的命运,良弓象征英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的赞美与对后人处境的感慨,探讨了历史英雄的伟大与人们在成就面前的心理负担,表现了对功名和历史的深刻思索。

意象分析:

  • 韩信:象征着军事才能与历史伟业。
  • 良弓:象征着优秀的才能与成就。
  • 苍黄:象征着国家的兴亡与历史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信在诗中被称为什么?

    • A. 军事家
    • B. 良弓
    • C. 登坛者
    • D. 英雄
  2. “苍黄”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个人成就
    • B. 国家命运
    • C. 历史人物
    • D. 战争
  3. 诗中提到的“后代登坛者”指的是谁?

    • A. 韩信
    • B. 韩信的敌人
    • C. 后来的政治军事人物
    • D. 诗人刘禹锡本人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韩信庙》相似的还有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反映出对历史和英雄的思考。杜甫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而刘禹锡则更侧重于对个人才能与后人心理的探讨,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雨中 毅斋郑祠书道山领客 忆西湖 夜过西兴 夜步天街书所见 杨花 岩桂花 兄寿弟 行淮 晓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芹之微 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传为笑谈 套间 推弹 富贵安乐 采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病恚 避毁就誉 鬼字旁的字 简切了当 依仁游艺 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担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