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9:30
南下天台厌绝冥,
五湖波上泛如萍。
江鸥自戏为踪迹,
野鹿闲惊是性灵。
任子偶垂沧海钓,
戴逵虚认少微星。
金门后俊徒相唁,
且为人间寄茯苓。
我南下到天台山,厌倦了无边的黑暗;
在五湖的水面上,像浮萍一样漂浮。
江鸥在水面上嬉戏,留下飞翔的痕迹;
野鹿在林中悠闲地惊动,展现自然的性灵。
你我可以偶尔到大海垂钓,
戴着逵(星名)虚幻地认知少微星(星名)。
在金门之后俊秀的朋友们相互问候,
且在世间寄托茯苓(药材)。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字季白,号公瑾,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山林,作品多表现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祜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了他厌倦尘世的情感。诗的开头,诗人南下天台,厌倦了黑暗的世界,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无奈。接着,通过“泛如萍”的意象,展现了他在五湖之间的漂泊,隐喻着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江鸥的嬉戏和野鹿的悠闲,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平静。诗人在这里借自然之景,反映出他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后半部分提到的“偶垂沧海钓”和“戴逵虚认少微星”,进一步强调了对生活的随意与洒脱,钓鱼象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的几句则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茯苓的寄托象征着一种安宁与祝福。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悠闲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张祜的生平主要体现了哪种生活态度?
“江鸥自戏”为哪种意象的表现?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