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31
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
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
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
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
出门在外没有一件事情,心神恍惚地走到了遥远的天涯。
在外地常常遇到酒宴,而在僧人的住所却厌倦了花草。
下棋时想起王粲的失败,打鼓时回忆起祢衡的挫折。
我自得其乐,写成了这首诗,生前不再怨恨和叹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字太初,号逸少,生于公元845年,卒年不详。张祜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备受推崇,尤其擅长写游吟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张祜出游之后,表达了他在外地游历时的感受和心境,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题僧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表明诗人出门在外,感到迷茫与无所事事,似乎在漫无目的地游荡。接下来的“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暗示了诗人在异乡时虽然能遇见欢宴与酒席,但在僧房中却对花草感到厌倦,这反映了他对世俗欢愉的冷淡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求。
“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两句,诗人借古人之事,表达了对人生挫折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王粲与祢衡虽才华出众,却因个人命运而遭遇失败,显现了人生不如意的普遍性。最后两句“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满足与自得,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尽管人生有许多不如意,但他选择不怨天尤人,反而欣然接受自我。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个诗歌通过对游历的描绘,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粲和祢衡分别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失败的历史人物
C. 有名的酒客
D. 和平的使者
诗人对僧房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热爱
B. 厌倦
C. 忘却
D. 归属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满足与超脱
C. 愤怒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题僧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人生的无常与超脱,而后者则呈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自然美。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