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8:31
春草二首
年年春色属垂杨,
金捻千丝翠万行。
今岁草芽先得计,
搀它浓翠夺它黄。
每年春天的景色都与垂杨相连,
金色的柳丝捻成千条,翠绿的柳条万行。
今年的草芽早已显露生机,
掺和着浓绿的颜色,胜过了那黄花。
“垂杨”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柳树的柔美与春风的轻盈相互映衬,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春草的早生也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的复苏。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世喜爱。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杨万里通过描写春草和垂杨,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这首诗写作的时代,南宋政权虽有动荡,但文学艺术依然繁荣,诗人通过诗歌寄托心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春草二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诗中以“垂杨”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氛围,金色的柳丝与翠绿的柳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传达出春天的美丽。在第二联中,诗人提到“今岁草芽先得计”,表现出对新生事物的关注与期盼。诗的最后一句“搀它浓翠夺它黄”,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春草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这种对自然细腻的观察与真挚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生动的生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赞美,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年年春色属垂杨”中的“春色”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天的生机?
诗的最后一句“搀它浓翠夺它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之涣则更偏向于壮丽的山河景色。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但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